夏季來臨,蜱蟲等病媒生物開始活躍起來,被蜱蟲咬傷的情況時有發生,山東省煙臺市已開始出現被蜱蟲叮咬病例。煙臺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大家,蜱蟲可攜帶傳播多種傳染病,當前正是蜱蟲活躍季節,大家在田間勞作、養殖動物、外出旅游時應加強個人防護,防止被蜱蟲叮咬。

  蜱叮咬人可能傳染多種疾病

  蜱俗稱壁虱、草爬子等,它外表呈紅褐色或灰褐色,長卵圓形,背腹扁平,大小如芝麻。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最常棲息的地方是樹葉尖上,還有草地、墻壁、石縫及動物的巢穴處。它能夠叮咬吸血,吸血的主要對象是牛、馬、狗、貓、鳥、鼠等動物,偶爾叮人。人或動物從中經過時會攀爬到身上,主要附著在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柔軟部位。蜱叮咬人后常可引起過敏、潰瘍或發炎等癥狀,還可傳播多種傳染病,如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森林腦炎、出血熱等。

  專家說,煙臺市最常見的蜱傳疾病就是由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人感染后主要表現為發熱、乏力、惡心、嘔吐等癥狀,部分患者會出現皮膚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嚴重者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等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

  不要用手直接接觸蜱,更不要擠破

  一般每年6月至10月,是蜱蟲活躍期。市疾控中心專家建議,市民朋友外出時,提前在裸露的皮膚上涂抹驅避劑(如成份中有避蚊胺的花露水);如需進入草地或樹林等環境時,需穿著淺顏色的長衣、長褲,扎緊褲腿或把褲腿塞進襪子或鞋子里;在野外要定時查看身上有無蜱蟲粘附,游玩之后洗澡時,仔細查看有無蜱蟲粘附或叮咬情況;家中養殖牛、羊、狗等動物時要注意定期用倍硫磷、順式氯氰菊酯等藥物清除動物身上的蜱蟲。

  如果碰到身邊的朋友或是親人等被蜱蟲叮咬情況,一定不要恐慌。無論蜱蟲在人體或動物體表,還是游離在墻面、地面,都不要用手直接接觸,甚至擠破,要用鑷子或其他工具夾取后燒死;如不慎皮膚接觸到蜱,尤其是接觸到蜱擠破后的流出物,要進行消毒。一旦發現蜱叮咬或鉆入皮膚,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頭部放松或死亡,再用鑷子取出。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傷皮膚,或將蜱的頭部留在皮膚內。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處理,并隨時觀察身體狀況,如出現發熱、叮咬部位發炎破潰及紅斑等癥狀,要及時就診,主動告知醫生有蜱蟲叮咬歷,診斷是否患上蜱傳疾病,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水母網 李俊玲 劉正毅 馮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