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山東濟南市民魯先生駕車趕往西客站附近的青島路接朋友,卻險些迷了路。在西客站片區,大量道路以省內其他16市名字命名。有專家直言西客站片區部分道路命名是一處敗筆。“不僅指位性一般,更是缺少‘文化味兒’和獨特的‘濟南元素’。”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王忠武說。也有專家為這種命名方式點贊,認為濟南作為省會城市,用省內其他16市名字為新城區道路命名,有省城意味。
[有市民吐槽找不著道]
青島路和煙臺路咋還隔著好幾條街?
駕車行駛在西客站片區,道路縱橫交織,煙臺路、日照路、威海路、興福寺路、青島路、聊城路、德州路、清源路等10多條東西向道路,和順安路、齊州路、泰安路、臘山河西路、臘山河東路、淄博路、東營路、濰坊路、臨沂路、濟寧路等在內的10多條南北向道路,共同構成了這一片區的路網骨骼。
記者從市民政局區劃地名處及市地名協會了解到,西客站片區道路命名方式大致分3種:大部分道路以省內其他16個設區市的城市名字來命名;一部分道路則是以附近古跡等歷史元素命名,如興福寺路;另外還有一些道路則結合附近的地理元素來命名,如臘山河東路、臘山河西路等。
然而,對于這種以其他城市名字來命名道路的方式,不少市民卻并不怎么買賬。“一說煙臺路、日照路,根本不知道在哪兒啊。”市民周先生如是說。“按城市名來命名,那該跟城市位置大致相符啊,比如青島緊挨著煙臺,青島路和煙臺路就該挨著,但這兩條路中間還隔著好幾條路,一開始連我都經常找不著道兒……”的哥郭師傅說。
類似的問題,也在長清大學城片區存在著。“那邊的路有的是科學家的名字,還有些叫海棠路、紫薇路,有點亂,還不如直接用附近學校、單位的名字命名呢……”的哥孫師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