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稱沒底蘊]
按城市名稱給道路命名 最大問題是文化味兒缺失
談及導致西客站片區部分道路路名指向性差的原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名專家告訴記者,對道路命名,尤其是對新城區的新道路命名,路名首先要能大致體現道路所在位置,但西客站片區大量道路,以其他城市的名字來命名,卻沒有結合城市位置進行設置,路過的市民才會感覺到不方便。
在西客站片區道路命名之初,也有專家曾為其命名方式點贊,因為濟南作為省會城市,還是首次使用省內其他16市的名字為新城區大批道路命名。但是,也有不少專家并不這么認為。“此前青島等不少地方已經這么做了,再這么做就已經不算是特色了……”省地名研究所相關專家說。該專家還透露,“有專家還說過,這里道路的命名是一處敗筆”。
“濟南有著數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西客站正是展示這份文化韻味的一個窗口,但這里道路的命名卻并沒有很好地體現出‘濟南元素’、‘濟南味道’,沒把我們獨有的文化味兒展示出來,很可惜。”王忠武說,沒有文化味兒,才是西客站片區大量道路命名中存在的最大問題。
談及這一話題,曾寫就《濟南老街巷》一書的地名專家唐景椿也表示,濟南所獨有的歷史人文元素,正是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但在西部新城道路的命名上,這份歷史人文元素體現得并不多。
[刨根問個底]
曾想以老城門名字命名 被指不符合片區定位
為道路命名,有著怎樣的流程?據相關人士介紹,道路的命名有著嚴格的程序,一般來說,會先由道路開發建設單位提出申請,之后,由民政等方面組織開展征求意見和專家論證等工作,吸納意見、建議,對初擬的路名進行修改完善,形成命名方案后再報送市政府,市政府通過后,將發文公布最終確定的路名并啟用。
記者了解到,在為西客站片區道路命名時,民政等相關方面曾向公眾征求了意見,并結合征集到的意見、建議,對路名進行了完善。
據知情人士透露,蘊含“齊魯”元素的齊魯大道、以興福寺為名的興福寺路、能體現濟南悠久歷史的齊州路等,都是吸納了市民、專家所提的意見后形成的路名,這些路名最終也被成功應用到了西客站片區。
但也有一些市民專家的建議并沒有用上。起初,相關部門和地名專家們曾設想以濟南老城門的名稱為該片區部分道路命名,“濟南曾經有齊川門、坤順門等老城門,就設想結合這些老城門的名字,把一些道路命名為齊川路、坤順路等等”,多方對此進行了研究,最終考慮到西客站片區“齊魯新門戶、泉城新商埠、城市新中心”的定位,以省內其他16市的名字來為西客站片區內的部分道路命名。
和西客站片區一樣,長清大學城片區內道路的命名也有過類似的經歷。“當時結合大學城的特色,就考慮以科學家和古代幾大藏書樓的名字為這個片區的道路命名,為了讓路名能和學校特點契合起來,還特意把女子學院附近的一條路命名為居里路……”知情人士透露,但最終通過的道路命名方案和最初的方案也略有不同,“幾條路的命名有更改,比如海棠路就是后來改的”。
[反思]
命名新道路要考慮哪些?
指向性、文化味個個不能少
在王忠武看來,盡管一些道路的命名有不合適的地方,但已不具備糾錯空間:“修改路名是牽一發動全身的事兒,路名要改,地圖標志等等一系列的東西都要隨之更改,成本太高。下一步能不能考慮邀請16市分別認領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那條路,打造展示各市風情和文化的特色走廊?這樣一來,‘齊魯新門戶’的名號才名副其實。”王忠武建議道。
更重要的是,對新道路的命名要更科學。在王忠武看來,給新道路命名時,需要考慮3方面因素。首先就是指位性要好,命名要充分考慮道路所在地的地理特色,用附近的名山名川、河流湖泊以及重要地標型建筑等為道路命名。其次,在為道路命名時,文化味兒也很重要。只有做到了這點,路名才能使外來人感受到這座城市的魅力。另外,道路命名還得考慮道路所在地的功能定位,地名、路名不能和整個片區的功能定位相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