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配合鋼鐵、煤炭行業去產能,中央已出臺7個文件,涉及財稅支持、金融支持、職工安置等方面。而截至5月13日,全國也已有至少16個省份公布了去產能時間表。有專家表示,去產能各省目標相加應該會超過全國目標。而目前部分省市已經著手去產能,今年下半年去產能大幕有望正式拉開。
部分省份砍得狠也出于環保方面考慮
在中央公布未來5年去產能計劃后,各省也開始透露出相關去產能的政策或者目標。在煤炭領域,山西、內蒙古等產煤大省首先公布了各自目標。山西計劃到2020年退出煤炭過剩產能1億噸以上,內蒙古也將壓縮煤炭產能1.2億噸。目前,僅根據已明確公布目標的10余個省份的數據,各省煤炭去產能目標相加,已超過全國壓減5億噸煤炭產能的目標。
在各個省份制定去產能目標的同時,各大煤炭集團也紛紛出臺去產能計劃。作為中國最大煤炭集團的神華集團提出,從2016年開始,神華計劃主動停產、停建煤礦12處,減少產能近3000萬噸/年。
而在鋼鐵領域,河北要在未來五年內淘汰1億噸產能,僅2016年就將率先減1000萬噸。而江蘇也表示未來將壓減1000萬噸以上的鋼鐵產能。
國資委首席專家、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部分省份在去產能方面動作很大,很重要的原因也是為了治理霧霾等環境問題。“各省的目標加起來肯定會超過全國的目標,國家的目標定得是可以達到的,稍微留有余地,各省目標加起來肯定會超過。”李錦告訴齊魯晚報記者,去產能方案已經上報國務院,有的省份已經開始,“全國范圍內估計下半年就實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