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間,隨著各項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實,金融業在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自身的創新發展也進入了快車道。金融改革激發的市場活力,也帶動山東金融業進入快車道。
為中小企業找資金,為投資者找機會,一年間齊魯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交易和股權托管企業數量已經超過700家,是一年前的一倍半。
資本市場已成為金融發達國家的第一大融資渠道。放眼全國,山東境內上市公司數量、資本證券化率等指標偏低,與實業上的經濟大省地位不相匹配;但山東在境外上市、債券融資等方面表現搶眼。
“實際上,我們股改在去年底就已經完成,目前上市輔導已經接近完成。”魯證期貨一位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
一年間,隨著各項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實,金融業在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自身的創新發展也進入了快車道。
如果要在工商部門登記一家名稱中帶有"山東"字樣的集團,過去母公司的注冊資本最少也得5000萬元,母子公司加在一起的注冊資本最少也得1億元,新的規定中,這兩個門檻也分別被降低到1000萬元和2000萬元。
如果您要開辦一家公司,名稱中想帶有"山東"字樣,按照山東新的政策,這個門檻被設定為300萬元。
自3月1日起,山東省將正式實施新的注冊資本制度,有關推進注冊資本實繳改認繳、企業名稱預先核準、減少營業執照種類和文書格式等改革措施。
梳理3個多月來納入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的議題,出現次數較多的詞匯包括轉型升級、營商環境、市場、拉長產業鏈、集約用地、節能減排、服務業等,很少看到確保GDP增速、財政收入增長等提法。
2013年山東金融業增加值達到2265億元,同比增長13.7%,高于GDP增速4個百分點,金融業已成為山東現代服務業的支柱產業。
山東省《意見》明確提出“發展民營金融機構”,“探索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和金融租賃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 這是山東省金改方案最大亮點。
據了解,對于山東金改,農信社改革雖有進展,但由于牽涉到各方利益,阻力也比較明顯,短期內難以形成規模。
“金改22條”,相比其他地市的金改方案,最具實質性的突破就在于明確向民營資本敞開大門。
改制后的齊魯股權交易中心,由過去一家事業單位,改制成由政府、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等共同參與的公司制市場主體。
“山東的小貸公司已經超過350家,僅去年一年就增加了60多家。村鎮銀行已有80多家,民間金融的管理機構160多家。
經過近一年多的努力,一個全新的全省金融平臺系統正在顯現,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省內設立了多種投融資平臺,齊魯股權交易中心和山東金融資產交易中心都意味著金改取得了顯著進展。
“總體來看,三駕馬車的走勢都非常平穩。整個經濟在保持了較快增速的基礎上,產生的波動非常小,穩是今年山東經濟增長最大的亮點。”
目前,山東37家企業登陸新三板,省內齊魯、藍海兩家區域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達320家,有91家企業境外上市。
政策引導、資金扶持,山東通過多種形式支持企業引智借力,積極為企業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宏觀數字方面,去年全省金融資產總量達83000億元,金融業增加值2265億元,超過全省GDP的4.1%,增幅超過GDP增幅13.7%。
與博興農商行類似,山東各地多家信用社相繼轉身為農村商業銀行,其中最大亮點就是吸納更多社會資本。
近來一直著力推進營造營商環境的山東省,已經在放寬登記條件降低創業成本方面作出了很多探索,山東省工商局先后推出“促進實體經濟發展32條”以及“降低市場準入門檻30條”為營商環境松綁。
擁有“面廣、量大、質優”中小企業的山東,“庫存”充足,基礎良好,完全可以根據自身實際和需求,借力新三板發展壯大,這次培訓會是落實山東"金改22條"的實際行動。
山東下一步將可能要收編各地城商行。目標是成立金融控股公司,取得全國統一牌照,爭取上市。
“青島財富管理中心方案報到國家后,現由央行牽頭和其他部門協調。目前主要是青島自己搞,因為青島市是計劃單列市,省里沒有過多干預。”山東省金融辦主任李永健告訴導報記者。
在2014年的重點工作安排中,郭樹清提出將深化以往的區域協調發展策略。他要求深入實施“兩區一圈一帶”發展戰略。
進一步拓寬了小貸公司的融資渠道,鼓勵借助資本市場開展直接融資,以緩解小貸公司放貸資金有限和小微企業資金“喊渴”的局面。
李永健笑稱,濟南區域金融中心有其天然的屬性和優勢,青島財富管理中心則立足于兩個“百年計劃”的實現、立足于中國夢的實現。
面對轉型升級的山東經濟,與會嘉賓紛紛聚焦“金改機遇”,包括山東金融改革方向及對外合作重點、山東金改為魯港帶來的合作機會等。
郭樹清從證監會空降到山東代理省長之后,金融業發展就成為山東省政府的重點課題。這位“懂金融”的省長努力想讓山東也變成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