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以改革著稱的務實派,亦是懂金融的專家;他兩次獲得經濟領域聲譽頗高的孫冶方經濟學獎,又先后獲年度銀行家、年度金融風云人物等榮譽;他55歲出任證監會主席,57歲履新山東省委副書記、山東省省長。他,是郭樹清。
新金融記者 袁誠 張晨曲 實習生 劉姍
自去年3月起,山東金融改革打上了“郭氏烙印”,從密集調研到“金改”文件落地,郭樹清處處彰顯高效率。
“務實”新風
從濟南、青島,到淄博、菏澤,再到德州、聊城、日照、濱州等地,郭樹清視察調研的足跡遍布山東,涉及主體包括貧困群眾、老黨員干部、各大企業及國有銀行、村鎮銀行等。
菏澤曹縣中銀富登村鎮銀行的一位負責人向新金融記者回憶道,郭樹清曾來此調研,對村鎮銀行提出期許:希望加大力度“支農支小”,重點扶持山東的三農及小微企業。
“郭樹清的期許體現在銀行的三年規劃中,今年將主抓涉農產品(000061,股吧)。有關生豬、大棚、水產養殖與捕撈、各類蔬果的貸款額在3月份都將大幅增加。”據該負責人介紹,目前銀行涉農貸款占比超過60%,今年期望貸款量能繼續增加。
事實上,自郭樹清上任以來,山東金融改革的步伐逐漸加快。依托豐富的金融履歷及人脈資源,山東聚集多方資源:一方面,山東省有關政府部門專門組團到重慶、香港、成都、新加坡等地調研并推介山東,郭樹清去年還親自帶隊在香港啟動“山東周”;另一方面,許多郭樹清的老部下、老朋友紛紛造訪山東探討深入合作,比如上交所、深交所、農行、國開行、中信集團、中行等主要負責人。
根據去年8月發布的山東“金改22條”(《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所述,山東致力于“爭取用5年左右時間,初步建成與實體經濟相適應、市場化水平較高的現代金融體系。到2017年年底,全省金融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5%以上,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12%以上。”不難看出,隨著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的實施,山東省有望形成一個嶄新的金融格局。而若想收 獲改革成果,轉變觀念則成為關鍵一環。“齊魯大地作為孔孟之鄉,延續著‘中庸’的觀念,一直以來,山東人喜歡‘觀望’,這種‘等靠’的思想必須改變。”山東財經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華坦言。在他看來,金融新格局的建立需要正視現實的“短板”,即山東金融業發展水平與經濟發達程度的不匹配。
正視“短板”
2013年,山東省GDP為54684.3億元,占全國GDP總量的9.6%,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經濟大省。但該省在金融業方面的表現并不突出。
一方面,山東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并不高,約為4%,遠低于廣東、浙江等省份。另一方面,隨著浙江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廣東珠三角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的設立,勢必將進一步拉大山東與這些省份金融業的差距,無形中加大了金融改革的迫切性。
“在過去的10多年里,山東出臺的金融改革方案和發展規劃并不少,但總體而言,這些方案和規劃的實施效果并不理想。2005年,有關部門制定了《山東省金融業‘十一五’規劃綱要》。2006年,又出臺了《關于做強做大我省金融業的意見》,但這些文件中所提出的金融業發展目標,大多數在‘十一五’期間并沒有實現。”濟南大學金融研究院院長孫國茂表示。
在孫國茂看來,不論是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還是京津唐地區,都有很強的輻射效應,但是山東沒有。目前山東有“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兩個國家級經濟區,但是這兩個國家級經濟區的規劃中都沒有相應的金融試點政策——而這恰恰是山東金融改革最迫切需要的。山東金融要快速發展,就必須進行更多、更大的制度創新。
分析人士認為,山東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和以國有經濟為主的經濟結構制約了現代金融業的發展和現代金融體系的建立;而區域性和地方性的制度體系產生了明顯的金融抑制。
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十分不易,但“短板”需要正視。郭樹清來到山東之后最大的舉措便是推動山東金融改革。在郭樹清的金改棋局中,有三顆棋子很重要,即發展直接融資、民間金融、引進金融人才。
青島市金融辦的一位負責人表示,郭樹清本身是一個金融專家,會把自身的見解和思路與其工作密切結合起來,“郭樹清到了山東后,把金融的思想和意識帶到了山東,并使整個山東金改有了明確的思路和目標。”
“山東希望打造新型融資平臺,比如齊魯股權交易中心,通過交易所掛牌流轉,可以轉讓一部分股份。在市場上,各類資產可以公允價格質押貸款,盤活資產,搞資產證券化。與此同時,山東金改也強調加快城商行、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小貸公司的發展,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陳華介紹說。
擴大直融
在山東金改棋局中,每個城市有著不同的定位,濟南主要打造區域性金融中心,青島致力于建成財富管理中心城市,而淄博則以股權交易市場為特色。其中,齊魯股權交易中心正在成為山東省金融改革的發力點之一。
去年,郭樹清曾對齊魯股權交易中心發展做出批示,“建議下一步主動探索與‘新三板’的對接,最好形成批量轉移的機制,不斷將好的掛牌企業推薦給‘新三板’,同時繼續吸引更多中小企業來齊魯中心掛牌。”
“現在整個運營模式已經搭建起來,剩下的就是完善。金融綜合交易平臺方面,我們也做了一些嘗試,如轉讓中小企業私募債、銀行理財產品等。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已有掛牌企業291家,累計實現股權私募融資20億元。”齊魯股權交易中心高鵬飛博士說。據他介紹,政府已經意識到擴大直接融資的緊迫性。目前國內整個社會的資金,78%是通過商業銀行獲取;而日本僅為38%,美國僅為18%,大部分社會資金通過社會直接融資的方式獲得。值得注意的是,若社會資金過于依賴銀行獲取,銀行容易產生壟斷,一旦銀行出現了問題,整個社會經濟都會陷入困境。于是,在銀行融資渠道之外,建立直接融資渠道勢在必行。
“從股市角度講,股票融資只對少數大型企業有幫助,而眾多中小企業無法通過股市獲得資金。需要建立新三板和地方性股權交易平臺直接對接中小企業,服務中小企業。”高鵬飛表示,若銀行的融資規模從78%變成像日本的38%,再變成像美國那般18%,那中國的經濟模式將發生巨大的變化。
事實是,推動建立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的思路在郭樹清任證監會主席時就曾顯現,當時他希望在國內推動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以期解決“兩多兩難”問題。
記者查閱山東金改文件發現,發展直接融資市場是山東金改的重要一環,提出“2017年年底直接融資比重提高到20%以上”,加強與滬、深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以及新加坡、我國香港等境外交易所深度合作,發展上市“路演”中心,促進更多企業上市和上市公司再融資。
在今年1月山東省第十二屆人代會第三次會議上,郭樹清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動更多企業改制、掛牌和上市,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這預示著,地方性股權交易平臺將迎來發展良機。
“應該說,地方性股權交易平臺的建設不論從制度上還是從技術上都不存在障礙和困難,要想加快發展,真正建成以資本要素為特征的金融綜合交易平臺,地方政府還應當出臺更多的鼓勵政策,鼓勵轉讓方和投資者參與地方性股權交易平臺的交易,這才是最重要的。”孫國茂分析認為,新三板與其他市場之間也在探索轉板機制,彼此串聯互通。目前,已有新三板掛牌公司成功轉為創業板上市公司。
去年6月,郭樹清曾言:“山東省現在其實最缺的不是資金、土地、勞動力,而是人才,這是山東省的戰略短板。”目前,山東省啟動了與中央金融主管部門和金融企業的人事雙向交流。其中,中央金融部門和企業已選派30名官員到山東掛職,每個地市均配備一位懂金融的副市長。
兩個突破
在去年9月舉辦的“山東金融改革與發展研討會”上,來自人民銀行、社科院、研究所及各高校的學者聚在了一起,熱議山東金改。據組織者孫國茂回憶,部分學者認為山東要加快金融業發展,應該先搞好農村金融和縣域金融。
也有學者表示,歷史上山東的金融業曾經發展得很好,比如早期山東的資本市場發展,為什么這些年卻相對落后,其中原因值得思考。山東加快金融業發展不能脫離實體經濟,不能就金融論金融,在今后的金融改革中尤其應注意防范新的金融風險。
在孫國茂看來,山東金融改革下一步要做好“兩個突破”,即要以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和發展民間金融為突破口。在國家尚未放開金融管制的情況下,要想增加金融機構非常困難。但是,發展小額貸款公司、典當公司、PE公司和陽光私募基金等類金融機構卻相對容易,因此,山東應當在發展民間金融方面進行大膽嘗試。
新金融記者獲悉,今年山東將推動地方金融立法進程,盡早起草完成《山東省金融發展條例》和《山東省民間融資監督管理條例》,力爭2014年完成立法工作。
發展直接融資市場是山東金改的重要一環,提出‘2017年年底直接融資比重提高到20%以上’,加強與滬、深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以及新加坡、我國香港等境外交易所深度合作,發展上市‘路演’中心,促進更多企業上市和上市公司再融資。(文章來源:新金融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