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劉雅菲 李飛

近年來,一些新建居住區的教育設施應建未建、挪作他用等問題屢見不鮮,這些"紙上學校"成為了市民關注的焦點。目前在整治這些問題方面,濟南的工作進展如何?在3日的發布會上,記者得知,今年城區預計有2所初中、1所九年一貫制、5所小學、8所幼兒園開始招生。
購房者頻遭開發商"紙上學校"忽悠
近年來,不少購房者都曾遭遇開發商忽悠出來的"山寨學區房"。有的還由此引發了業主為了孩子上學問題而導致的群體維權事件。
位于濟南市邢村立交橋西北角的一小區打著"購房可進某熱點小學讀書"的旗號,吸引了很多買房者。然而去年9月份,該小區宣傳和承諾的學校卻成為泡影。據了解,小區近兩千多戶,大多數業主都是剛需置業,家里有孩子的已經陸續到了上學的年齡,然而業主們卻得知所謂的"熱點小學"只有一個附屬幼兒園,孩子們上完幼兒園只能就近入讀村辦小學。
另外,位于舜耕路上的偉東新都小區,于2003年開盤。小區建設時,拆除了張安中學、東八里洼小學、西八里洼小學三所學校。當年,開發商與教育部門簽訂協議,承諾小區配套建設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于2005年建成后交付使用。結果一晃11年過去了,小區居民已達3萬余人,而配套學校遲遲不見影子。
據了解,按照國家標準,新建小區住戶如果達到1萬人以上,開發商必須配套建設小學和幼兒園,如果住戶達到3萬人以上規模,則還要配套一所中學。
16所擬招生配套學校中有8所幼兒園
在今年的濟南市兩會上,市政協委員、市教育局局長陳東生表示,為了保證市民買房后孩子可就近入學,近兩年來,教育部門聯合建委、規劃等部門對173所"紙上學校"做了查處,目前已收回102所學校,政府督促其建成并投入使用。并將聯合建委、規劃等部門加大對新建小區教育配套設施的檢查力度。
目前在整治這些問題方面,濟南的工作進展如何?在3日的發布會上,就有記者向發言人提出了這一問題。
針對這一問題,新聞發言人劉勤也做出了回答:2013年4月,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縣(市)區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實施意見》,規定"要將開發單位出資代建教育設施,建成后無償移交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列入土地招、拍、掛出讓條件"。
據了解,自《實施意見》出臺以來,濟南市已在7個城區的46個地塊確定了62處教育設施的代建,按照規劃可無償劃撥教育用地約1193 . 42畝。目前,46個地塊中,已完成土地熟化的27塊,已完成招拍掛的34塊;62處教育設施中,已簽訂代建協議的14處,已開工的3處。
劉勤表示,2014年9月1日,城區計劃有2所初中、1所九年一貫制、5所小學、8所幼兒園開始招生,具體落實情況需要相關開發建設單位履行配建義務,增強社會責任,按時完成施工進度。
記者了解到,其中備受市民關注的偉東新都小區的九年一貫制配套學校目前已經開工建設,力爭今年投入使用。
位于槐蔭區中大南片區的槐蔭區第三實驗幼兒園已經建成,即將進行內部裝修,9月份將投入使用。天橋區寶華片區配建小學目前主體已經完工,正在進行內部裝飾和場地綠化。學校規模36個班,占地24畝,建筑面積9500平米,確保9月份開學招生。
此外,據報道,今年歷城區將有4所學校正式開始招生,其中包括重汽翡翠外灘小學、保利海德公館初中、恒大名都小學、恒大城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