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月份是結婚的旺季,不少新人選擇在春暖花開的時候結婚。近幾年,由于各種原因,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晚婚族,好不容易找到理想的伴侶,卻在婚禮上又出現了新的問題。身邊朋友都結婚了,想找個合適的伴郎伴娘也成了一件麻煩的事。

  需求催生市場,記者近日采訪了解到,目前煙臺部分婚慶公司,推出了“租賃伴郎伴娘”業務,為新人解決了這一尷尬的問題。而職業伴郎伴娘,會被新人以及父母接受嗎?記者進行了調查。

   結婚遇尷尬,伴郎伴娘成問題

  今年31歲的孫達海和女友相識2年后準備年內結婚,拍婚紗,訂酒店,一系列的事情解決了之后,他們想起個大問題“伴郎伴娘找誰?”

  孫達海稱,在他朋友圈子里,他結婚是比較晚的,身邊的朋友大多已經結婚,即便有沒結婚的,也已經當了兩三次伴郎了,而按照民間說法,伴郎伴娘超過三次就難嫁娶,孫達海看了看身邊的朋友,竟然沒有一個合適的。

  “我女友也有這種情況,不過她還能好點,能找出2個,人也不夠啊。”孫達海說,他曾經參加朋友的婚禮,看到人家都找4個或者6個伴郎,直接組成伴郎團和伴娘團,另他十分羨慕。“一來幫忙的人多,二來結婚也熱鬧,結婚這么大的事,怎樣也要辦得滿意啊。”孫達海說,他也考慮過找單位同事幫忙,但總覺得同事之間的關系不如朋友親密,這樣麻煩人家不說,人家能不能用心也是個問題。

  伴郎伴娘租賃業務越來越多

  其實像孫達海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現在晚婚的人越來越多,親友中適合做伴郎伴娘的資源也在減少。而不少婚慶公司看準了這一商機,開展了出租伴郎伴娘業務。

  一家婚慶公司負責人王先生告訴記者,新人租伴郎伴娘一般是三種情況,一是大齡青年身邊沒有合適朋友。第二就是外地在煙臺結婚的新人,邀請朋友過來太麻煩,干脆租一個。第三種情況就是追求伴郎團和伴娘團的效果,為了在婚禮現場烘托出一種“眾星捧月”的場面和氛圍。

  記者了解到,一般的婚慶公司找伴郎或者伴娘,大多都是找比較熟悉結婚流程的青年或學生,價格的跨度也比較大。“只是幫助新人充充場面的話,一般在200元到400元不等,如果要是找一個各方面都了解,而且還能上臺表演節目的,價格最低的都要600元。”王先生稱,伴郎伴娘租賃業務已經開展了好幾年了,但是之前一直不溫不火,也就是從去年開始,有這個需求的新人才越來越多。

  職業伴郎伴娘,要什么條件?

  在王先生的婚慶店里,擔任設計的小魏就是一名職業伴娘。據小魏介紹,她已經當了3次伴娘了,因為本身就在婚慶行業,對伴郎伴娘的要求,她也比較熟悉。

  小魏說,伴郎和伴娘雖然不是結婚的主角,但也不能隨便選,不僅要未婚,還要有氣質,做事認真麻利,關鍵時候不能掉鏈子。而具體到每個客戶身上,還有一些“潛規則”,比如不能比新人高,不能比新人漂亮等等。

  而做伴郎伴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早就要去新人家化妝,幫助新人做化妝準備,提醒新人拿著各種物件。到新娘家,幫著新郎進門,幫新娘堵門,活躍氣氛,幫新人解圍,最好還要準備一點小才藝。外景時幫著新人拿東西,到酒店還要跟著新人敬酒。新人有要求的話,伴郎伴娘團還要上舞臺表演。

  “伴郎伴娘要熟悉結婚流程,還要像個螺絲釘一樣,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小魏說,其實一天下來也挺累,但煙臺這里結婚沒有“鬧伴娘”的習俗,而且不用陪酒,婚禮過程很文明,新人的親友對待伴郎伴娘也很客氣,所以她還比較喜歡這個工作。

  行業難規范,伴郎伴娘流動大

  采訪時記者了解到,雖然現在市場有需求,但固定從事職業伴郎伴娘的人并不多,新人要是一下找個伴郎團,婚慶公司要從多個地方找人。

  據了解,煙臺的婚禮習俗比較文明,但規矩不少,如果伴郎伴娘不熟悉婚禮流程,很難做好這個工作,但目前從事這一行業的人,也沒有一個具體的培訓,大多都是靠口頭傳授經驗,沒有相應的規范。

  此外,再職業的伴郎和伴娘,也都會結婚,而且還有很多年輕人也認為伴郎伴娘“3次以上難嫁娶”,受民間說法的影響,最多也就當3次,也不會再從事這一工作了,因此伴郎伴娘人員的流動性很大。

  租伴郎伴娘,多數市民不接受

  面對職業伴娘伴郎,市民的看法也不一樣。記者采訪時發現,大部分市民目前對職業的伴郎伴娘,并不接受。

  大齡青年隋福軍就說,自己會考慮租伴郎或者伴娘,但最貼近自己服務的,還是要自己的朋友,然后租個伴郎團,不僅活躍氣氛,而且吸引大家眼球,給婚禮現場增色。

  而新人的父母大多則認為,租來的伴郎伴娘畢竟不熟悉,而且還涉及到紅包等實際錢財問題,還是用自己的親友比較放心一些。

  職業伴郎伴娘,在新人和父母眼里都有優缺點,用了給婚禮加分,但不踏實。不用人少不夠面子,忙活。

  對于這一尷尬的問題,也有市民認為,如果真要圖熱鬧,可以只找兩個伴郎伴娘,讓結了婚的親友當“兄弟團”或者“閨蜜團”,只要避開伴郎伴娘的稱呼即可。

  (新銳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