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民張女士稱其在興業銀行購買了60萬的理財產品,因為在贖回期沒有接到銀行電話或短信通知錯過了贖回期,張女士認為銀行沒有盡到通知義務導致自己受到損失……[詳情]
史女士持有青島平安銀行信用卡最高五萬元透支額度,現在最多卻只能刷500元。史女士告訴記者:“最多只能刷500元,這還是信用卡嗎?”……[詳情]
“銀行卡辦好后從未離過身,密碼也未對外說過,沒想到竟被不法人員在沈陽語音充值話費,而且一天四次扣款1000元錢。”7月19日,江蘇徐州市民楊先生反映一起艱辛的維權案例,對于私密信息離奇失竊希望討說法。
家住德州寧津大曹鎮的沈大叔向記者反映,一年多前去郵政儲蓄銀行存錢,前幾天才發現自己的存款壓根沒存進銀行,全變成了一種分紅保險。
張先生稱,他帶1萬元現金到長清區歸德鎮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網點存款,工作人員勸他將錢辦理成保險,在利息與定期存款利率一樣的前提下,還能得到分紅。
家住即墨的何先生讓妻子準備給生意伙伴匯款,但折騰了兩小時,光大銀行網銀轉賬一直不成功。何先生稱妻子操作時民生銀行的選項是灰色的,工行、建行、中行、農行也是,后來他給光大銀行城陽支行打電話,一位理財經理告訴他確實沒法轉賬。
投資5年,虧損近30%,同期的累計通脹率超過20%,這樣的“倒霉事”最近就發生在了購買光大銀行一款“同享二號”中華精選投資理財組合的投資者身上。
東莞厚街的石先生在東莞正規銀行兌換四張千元港幣, 托工友到香港消費時卻被確認為假幣并被警方帶走調查。當石先生第二次去兌換港幣以取證時,居然同樣換得假港幣。事發的廣發銀行向記者透露,假港幣為津巴布韋幣變造, 為之前辦理某項業務時收到變造港幣1 萬元中的8000 元, 另外2000 元假幣還在銀行,未流向市場。
消費者吳小姐表示,其名下的一張廣發信用卡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因為自動還款不成功而無端在一個月里多出了1000多元的利息,此外,其多次申訴無門,連向客服詢問一個傳真電話都拖延了十數日。
近日,青島市民張女士致電本網熱線80902818,稱其在興業銀行購買了60萬的理財產品,因為在贖回期沒有接到銀行電話或短信通知錯過了贖回期。對此,興業銀行則表示“理財經理調動頻繁,導致客戶信息的混亂和客戶服務的欠缺”。
據報道,張女士于2011年年底,帶孩子到興業銀行上海市普陀支行存款,一個穿著如銀行工作人員的經理推銷一款“銀行理財產品”,該經理表示,這款產品年收益達10%,每年存10萬,只需存5年,到期后連本帶利返還60萬,并稱這款產品可以孩子名義買,等她上學了留作教育資金。
從2011年起,中信銀行鄭州黃河路支行支行前副行長郭文雅等人以超過銀行同期利率數十倍的高額回報,向多位中信銀行客戶銷售“理財產品”數千萬元,再將吸納到的資金通過“發放高利貸”牟利。據統計,截至目前共有110多名銀行客戶的4000萬元無法追回。
沈陽陸女士2013年11月份申請了一張中信淘寶信用卡;年底陸女士消費五千多元,刷卡前特意打中信客服詢問了一下是否可以進行分期,確認可分期后便刷卡結賬;然后陸女士致電中信客服申請分期,但是客服告知新開卡需要使用三個月后才能申請分期。陸女士表示,自己在查詢了中信信用卡使用規范,未發現此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