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的洪先生有五套房子,早在2011年,中海國際開盤時,洪先生以每平方米6000元的價格購入一套107平方米的房子。去年11月份,洪先生又在中海國際以每平方米4000元的價格買入一套140平方米的大房子。今年4月份,洪先生又在西客站片區(qū)以每平方米不到7000元的價格購入兩套房子。對于洪先生來說,買房已經(jīng)不再是剛性需求,而是一種理財方式,用來保值的一種渠道。隨著調(diào)控政策的出臺,洪先生變得謹(jǐn)慎,沒有急于出手,但是也不看好近期樓市走勢。

  與手中有錢放在樓市中的中產(chǎn)不同,有些真正剛需的年輕人,反而買不起房子。

  小周是一名動車司機,剛剛參加工作,并沒有太多的存款,今年上半年濟南瘋狂上漲的房價讓小周有些焦慮。小周依照自己的收入,確定了能購買的房價區(qū)間,在9000到1萬之間。小周幾乎跑遍了這個價位的所有樓盤,包括中海、財富一號等等,所幸小周工作地點是在西客站,周邊房價還不像東邊房子一樣瘋狂漲價。

  考慮到離動車站近,小周最終選擇了西客站附近的恒大御風(fēng),均價9300元的精裝修,并且交了23000元的認籌金。10月1日和2日這兩天里,小周一直蹲守在恒大御風(fēng)的樓盤,盡管如此,小周依然沒能搶上這里的房子。

  到3日,限購政策就下來了。購買首套住房商業(yè)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由20%提高至30%,原本準(zhǔn)備的20萬首付款,一下就不夠了,而目前單身的還不能網(wǎng)簽,也讓小周十分焦慮。

  與小周有著類似焦慮的還有小李。小李在一家國企的下屬學(xué)校當(dāng)老師,每個月只有3000元左右的工資,只能夠他日常的正常開銷。

  去年年底,小李所在的單位組織在領(lǐng)袖公館團購房子,每平方米的價格是9000多元,戶型從90多平方米到150平方米不等,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總價大概在83萬元,首付16萬元左右,貸款之后,每個月還貸2000多元。小李考慮到自己每個月的工資只有3000多元,還完貸款之后只剩1000多,甚至沒辦法保證正常花銷,就沒有下手。

  今年4月份,小李跳槽到一家金融機構(gòu),月薪比之前翻了一番,而這時候能還得起房貸的小李現(xiàn)在又拿不出首付款來了。領(lǐng)秀公館的房子已經(jīng)漲到了14000元每平方米。看到房價高漲,小李十分后悔當(dāng)初沒有下手。

  面對日漸高漲的房價,小李也坐不住了,開始考慮在今年年底前購入一套房子。“東邊和南邊的房子已經(jīng)漲價買不起了,只能考慮在西邊入手了。”小李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玉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