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不著的舊衣服,扔了可惜,留著又沒啥用,堆在家里還礙事,不少濟南市民都有這樣的遭遇,悄然出現得“舊衣回收箱”讓這些問題迎刃而解。然而,似乎是濟南人穿不著的舊衣服太多了,去年9月份濟南還只有一家經營舊衣回收業務的公司,時至今日,僅1年時間,濟南就已經有了3家企業盯上了舊衣回收,而回收的衣物僅15%用作捐贈,其余的85%被加工成流通商品,成為企業利潤的來源。

  

安裝在新世界陽光花園的一個舊衣物回收箱安裝在新世界陽光花園的一個舊衣物回收箱

  三家舊衣回收企業分屬不同監管部門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里穿不著的舊衣服越來越多,“扔了可惜,留著沒有”喊出了不少市民的心聲,隨著“舊衣回收箱”的出現,這個問題影刃而解,居民家里只要有不穿的舊衣服,就會抱著扔到舊衣回收箱里。

  “這個東西挺好,家里不穿的舊衣服還不少呢。”新世界陽光花園小區秦先生說,家里的舊衣服快要放不下了,有了回收箱,問題就能解決了。王女士對此也深有感觸,“以前家里有不穿的舊衣服,會送給親戚。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即使是新衣服都不好送出去,更別說是穿過的舊衣服了。”

  齊魯晚報記者注意到,大多數的“舊衣回收箱”上都印有“濟南市公益環保項目”,顏色多為綠色,可以回收四季服裝、箱包、鞋帽和家紡用品等,箱子的最下面留有監督單位和服務單位的電話。據收衣服的工作人員稱,一個回收箱差不多能容納100斤的衣服。

  “我們是第一家入駐濟南回收舊衣服的公司,時間是在2015年9月份。”濟南衣衣不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陳經理稱,2015年9月份,濟南成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開始在省城各大小區安裝舊衣回收箱,今年3月份左右又有公司開始入駐濟南從事舊衣回收業務,“最近聽說濟南又來了一家,看來競爭越來越激烈了。”說

  陳經理口中的“又一家”就是山東順億博愛基金,在國慶期間已經開始在新世界陽光花園、普照園等小區開始安裝舊衣回收箱,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濟南已經有3家公司在競搶濟南舊衣市場。

  齊魯晚報記者注意到,濟南衣衣不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濟南市文明辦和房管局監管,濟南成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由濟南市城市管理局監管,山東順億博愛基金則是由濟南紅十字會來監管,3個企業分別由3個不同的部門監管。

  一個回收箱一年大約回收2400斤舊衣物

  “我原本以為這些舊衣回收箱是政府設置的,衣服會捐給貧困山區的孩子或者老人,是一項純公益的項目。”市民李女士說,壓根沒有想到原來是企業在運作這件事。“如果是企業在回收這些衣服,衣服最后被運到哪里了呢?又都被用作什么用途呢?”李女士質疑。

  濟南成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孫經理稱,舊衣物回收后,工作人員會進行分類,主要有兩種用途:捐贈和企業回收再利用。“符合捐贈條件的衣物,會進行重新清洗和消毒,捐給有需要的地方,不符合的就會被企業回收再利用加工成其他流通商品。”孫經理說,因為每個小區的生活水平不一樣,符合捐贈條件的衣服比例不好說,但平均下來一般15%用作捐贈,85%被加工成流通商品。

  “符合捐贈的衣服我們會聯合婦聯和其他的公益組織捐給黃河北、南部山區的貧困人群,剩下會被回收再利用加工。”孫經理稱,白色棉織物經過纖維化處理可以生產棉紗,有色織物經過纖維化處理可以生產無紡布,滌綸織物經過化學處理分解還能生產滌綸原料。

  “我們回收再利用的主要是生產家具、菜棚還有路面上用的保溫棉。”衣衣不舍陳經理稱,一個箱子一年大約能回收2400多斤衣服,但一個箱子的運營成本在1500元左右,衣服被加工成流通商品賣掉后再扣除相關費用,所剩利潤很少,“剩下的利潤差不多只能維持企業的基本運轉。”

  陳經理稱,目前他們在濟南有600多個舊衣回收箱,分揀倉庫在臘山公園附近,生產廠家在江蘇揚州。“倉庫和生產廠家都達到一定標準,特別是分揀捐贈的衣服,需要有大型洗衣機和消毒設備。”陳經理說,舊衣服是一種資源,如果和垃圾一起扔掉,是一種浪費。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