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說法] 偶然孤立情況有多發態勢
山東大學心理學教授宋微濤表示,司機與乘客發生沖突屬于偶然孤立的情況,且各有各的原因,主要分為社會原因和個人原因。
“社會大環境下,如工作生活壓力大,導致個人情緒容易波動,一遇到刺激的事情,便容易發生攻擊。又如社會浮躁,缺失公共道德,導致人心浮躁,情緒不平和,易怒。個人的情況就分為很多種,比如現在的青年人,有些是留守兒童進入社會,本身對于社會就有著強烈的不滿情緒,報復社會等等。”宋微濤說。
同時,隨著社會大環境發展和個人情緒積累,這種偶然孤立情況有多發態勢。“社會上的人員良莠不齊,如果經過正規培訓還好,沒有培訓過的,比如黑出租,又沒有相關嚴格的規定及法律制約,個人再無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很容易造成對他人、對自己的傷害。”宋微濤說。
[律師說法] 未簽勞動合同,就不受公司保護
山東新亮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新亮說,如果滴滴快車司機是通過網上注冊,成為公司一員,并未簽訂勞動合同的話,那么不形成勞動關系。“如果發生意外,就與滴滴公司沒有關系,公司也不需要負責任,如果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司機在工作期間受傷害,那么就應由公司負責。”
乘客與司機不同,“在乘坐出租車時,受到了司機或者其他外力導致的身體傷害,可以追究打車平臺的責任,追問是否是平臺把關不嚴,導致司機對其進行傷害,可以尋求法律保護。”王新亮說。
相關鏈接 這些年,扇在司乘雙方身上的“巴掌”
有關于司乘雙方安全受威脅的新聞屢屢見諸報端,有網友表示,如何監管并給予保護,有關方面應迅速拿出措施。
■2016年5月 北京市民王女士聚餐后通過滴滴平臺叫了一輛快車回家。王女士稱,該司機在行程中屢次對她猥褻。
■2016年2月 杭州一快車司機因訂單突然被取消,竟扇乘客巴掌。
■2016年1月 廣州的滴滴專車司機楊先生因拒絕乘客的超載要求而被打,導致他左手臂出現粉碎性骨折。‘
■2015年11月 硚口一快車司機被回頭客忽悠,騙去了自己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