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隱憂
司乘雙方安全,究竟何時有保障
[司機吐槽] 為了安全,選擇性接活
乘客遭快車司機掌摑等事件屢有媒體報道,但快車司機遭到乘客毆打并索要錢財的情況,滴滴公司公關部工作人員稱,還是第一次聽說。不過,也有滴滴司機表示,類似的事自己遇到過。
嚴先生是2015年6月份加入的滴滴快車隊伍,他說自己主要利用周末或下班時間拉活,也曾遇到過乘客不文明的行為。“有上車后態度不好的,有喝了酒借著酒勁胡言亂語的,什么樣的乘客都有。”為了自己的安全,嚴先生想了一個法子:拉活只到晚上10點,路途遙遠偏僻的地方不去。
同為滴滴司機的陳先生說,遇到態度不好的乘客,自己也只能忍著。“什么樣的打車人都有,我們客客氣氣,也許能少找點麻煩。”同時,陳先生說自己也有“私心”:不拉喝酒的乘客,深夜不拉成幫結伴的。“聯系乘客的時候,我一般會先問清楚。”
[監管空白] 司乘雙方被保護問題仍未立項
16日,記者聯系到了滴滴打車公司公關部一工作人員,她表示已了解相關情況,并向上級匯報,“如果這位被打司機有什么需要,可以聯系我們的客服電話,通過注冊手機號,我們從后臺可以調取他的行車記錄,訂單即使被刪掉,也可以通過后臺進行恢復。”
該工作人員還說,對于司機和乘客在行車過程中的人身安全,滴滴公司沒有辦法進行保護,“這就和出租車是一樣的。不過我們會引導司機,保護司乘雙方安全。像雙方發生肢體攻擊這樣的情況比較少,我們也還在研究,怎么更好保護雙方。”
據了解,普通司機加入滴滴打車隊伍門檻極低,“需要他們的身份證、駕駛證及行車證,就可以加入我們。至于乘客,無論是什么樣的人,我們無法約束他們打車的權利。”
在滴滴打車軟件中,有一頁為《滴滴出行安全管理工作指引》,主要是規范滴滴專車、快車駕駛人及車輛管理的,其中有滴滴平臺司乘意外險(意外身故/傷殘100萬,意外醫療20萬,猝死20萬,保障范圍包含滴滴車輛駕駛員和所有乘客)一項,“對于駕駛員有一定的保護。”工作人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