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9月1日凌晨,山東164家(不含8月26日上市的山東赫達)A股上市公司全部發布了中報。今年上半年,山東共有108家上市公司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實現增長,每股收益平均值有所提升,虧損企業情況較上年也相對較好。
盈利
164只魯股上半年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282.46億元,相比2015年上半年增加55.35億元,同比增長24.37%。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山東赫達,今年還新增了5家上市公司。
今年上半年,青島海爾凈利潤達到33.15億元,奪得魯股“盈利王”桂冠,其2015年上半年利潤為26.29億元。去年位列首位的華電國際,2016年上半年利潤為26.35億元,居魯股第二,同比利潤大幅下滑30.87%。萬華化學名列第三,上半年實現利潤13.68億元。
除了上述三只魯股,山東高速、青島啤酒、濰柴動力三家公司的凈利潤也榮登“10億元俱樂部”。這個成績明顯好于去年,2015年上半年僅有4家企業凈利潤超過10億元。
今年凈利潤排前六位的魯股恰好也是2015年上半年盈利最多的六家企業,說明了這些企業盈利能力的穩定性。相比去年,晨鳴紙業和海信電器成功突圍,躋身盈利榜前十,晨鳴紙業的利潤增長高達239.80%。
虧損
在上半年虧損排行榜中,居首的*ST濟柴虧損1.57億元,其2015年上半年尚有凈利潤603萬元;其次是金嶺礦業,虧損1.19億元;第三是*ST亞星,虧損7116萬元。
相比2015年,今年虧損的魯股無論是數量還是規模都有所減小。今年上半年,共有11只魯股虧損6.35億元,2015年是19只虧損16.32億元。2015年上半年的虧損王是山推股份,虧損額高達3.05億元。
11只虧損企業當中包括3只ST股,分別是*ST濟柴、*ST亞星和*ST黑豹,距離年底僅剩4個月時間,它們保殼壓力巨大。
每股收益
從每股收益情況看,上半年每股收益超過1元的魯股有2只,較去年少1只。其中,東阿阿膠取代金雷風電成為今年的第一名,每股收益達到1.28元,張裕A以1.01元位列第二。這兩只魯股同時躋身去年同期的前三甲,金雷風電今年上半年的每股收益僅為0.77元。
盡管每股收益較高的個股少于去年同期,但整體情況卻更加好。今年上半年,僅有11只魯股每股收益為負值,而去年則有19只,較去年減少了8只。每股收益墊底的幾家魯股分別是*ST濟柴、*ST亞星、金嶺礦業,每股收益分別虧損0.54、0.23和0.2元,這與三家公司的經營情況相一致。
上半年,魯股每股收益平均值為0.17元,2015年同期為0.15元,同比增長了0.02元。
行業
根據證監會行業分類,目前,魯股有6家公司屬于農、林、牧、漁業行業,全部實現了盈利,其中2家扭虧而盈,6家企業今年上半年共贏利8.22億元,而2015年上半年為虧損6659萬元。
生豬、雞肉等農產品市場行情的回暖是這些企業盈利的主要原因。民和股份就表示,盈利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公司主營產品商品代雞苗價格有較大漲幅,飼料主要原材料等成本有所下降,毛利大幅上升所致。
制造業基本面偏好。上半年,123家制造業上市公司利潤總額171.08億元,2015年上半年為137.59億元,同比增長24.34%。77只制造業魯股凈利潤同比增加,其中,齊星鐵塔和魯抗醫藥分別增長2316%和2153%。46只制造業魯股凈利潤下滑,*ST濟柴的凈利潤同比下滑達到2697%。
批發和零售業、采礦業、房地產等行業則是喜憂參半。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