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不學拼音先識字!原來的28篇課文只保留了8篇?……這兩天老師們的朋友圈都在討論人教版的新版1年級語文課本大換血,不僅老師著急,家長們也都在問,這,這,這是什么節奏呀?
今天,爆三樣(微信ID:sdbaosanyang)的樣妹專門就這事問了山東省教育廳和各地的教育部門,驚奇地發現咱山東各地學的語文課本是不一樣的,竟有人教版、魯教版和蘇教版仨版本。開學后,如果你翻開孩子的新版語文課本蒙圈了,就可以讀讀樣妹為您梳理分析出的人教版語文書3大變化。如果您擔心教材變了孩子不適應該咋辦,那么就繼續往下看!(文末揭秘教材的“江湖”,看山東小學教材如何三分天下?)
文 | 海藍

左邊是老版的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上冊,右邊是最新版
一、山東有8市都在用這家的語文書,新版有7大變化
爆三樣(微信ID:sdbaosanyang)的樣妹打探到,目前山東17市中有濟南市、濰坊市、東營市、臨沂市、德州市、濱州市、泰安市、日照市8市小學語文課本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簡稱“人教版”)的教材。如果開學后使用新版教材,1年級的語文課本將會出現以下顯著變化:
1。先學漢字后學拼音,識字量減掉四分之一
和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最大的變化是先識字再學拼音。現行的人教版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的目錄順序是: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一、課文、識字二、課文。而新教材的目錄順序為:我上學了、識字一、漢語拼音、課文、識字二、課文。

小朋友們在一年級的第一課從之前的“漢語拼音”變成了“識字一”。“識字一”的課文是《天地人》,其中重點提到了“天、地、人;你、我、他”這6個字。” 為什么會是“天地人”呢?據了解,《易經》里面曾提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地、人,合為“三才”。

同時,新教材增加了常用常見字的比重,減少了一些和孩子生活中不常用的漢字。比如“叉”字,結構比較簡單,但日常生活中用得不多。雖然小學一二年級識字量減少,不過小學階段的總識字量沒變,一二年級少認的200字,會放到三四年級去認。而一到四年級沒學會寫的400字,則統統安排進五六年級的課本中。因為對五六年級的大孩子來說,寫字變得容易多了。
2。之前的28篇課文僅留了8篇,加了“跟爸媽一起讀”
一位曾在教育部審定前見過此次修訂版教材的業內人士透露,從目前了解的情況看,一年級語文修訂版教材至少有一半的課文將發生變化或更新。
據了解,現行一年級上冊教材共有20篇課文和8篇識字,28篇課文中僅保留了現行的8篇。其中識字保留了《日月明》《口耳目》2篇、20篇課文中保留了《四季》《影子》《雪地里的小畫家》《比尾巴》《小小的船》《雨點兒》6篇。根據網傳的人教版一年級修訂版語文教材目錄,新課文有《秋天到了》《江南》《明天要遠足》《小蝸牛》《升國旗》等等。不少兒童詩、兒童散文也出現在了新修訂的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中,新修訂的語文教材中加深了文學色彩和傳統文化底蘊。

此外,新版教材還新增了“快樂閱讀吧”和“和大人一起讀”兩個板塊,也就是說,父母再也沒有理由說忙,不能陪孩子讀書了!
3。語文園地新增“書寫提示”,課本變A4紙那么大了
樣妹發現,為了培養小朋友的書寫習慣,在新版教材的語文園地新增“書寫提示”。要求學生寫字的時候,就要了解一些字的寫法,比如筆畫的先后順序。
從外觀上來看,現行的人教版語文教材為32開小開本,此番修訂將變為16開,也就是A4紙大小。以前的小開本,文字密集,可能會減少孩子閱讀的積極性。新版課本中大量的留白方便了孩子在課文旁邊做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