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公平度
濟南排名第11位發展快的城市多數難兼顧公平
在分配公平度上,濟南排名11位,雖然較濟南的總排名低兩位,但相差不大。梳理該榜單可以看出,人均GDP排名靠前的城市,該項排名均不高。比如,濟南的人均GDP在27城中排第7,前6位的廣州、南京、杭州、武漢、呼和浩特、沈陽分別排名16、13、6、15、24、1,只有沈陽一市排名超過了GDP排名。由此可以看出,經濟相對發達的城市,多數存在分配公平度相對較差的情況。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推進初次分配收入公平度提升方面,我市近年來不斷完善企業工資收入分配制度。2014年,市內五區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50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為15元,2015年兩項分別上調為1600元和16元;2014年長清區、章丘市、平陰縣、濟陽縣、商河縣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35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為13.5元,2015年兩項上調為1500元和15元。各區縣最低工資標準差距進一步縮小。此外,今年我市出臺了《濟南市市屬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進一步完善了市屬國有企業激勵約束機制,規范了企業的內部分配行為,企業內部工資分配差距將逐步趨于合理。
在推進再分配公平度提升方面,2014年,我市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標準,由每人每月355元調整為每人每月418元,2015年上調至471元,比上年度增加53元;2014年企業(單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851元,2015年7月上調到936元后,于10月再次上調到2188元,今年又增加到2441元。此外,我市還不斷提高創業補貼,在全省率先實現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全覆蓋,推動農民工全面參加五種社會保險,農民工與城鎮企業職工在社會保險方面基本實現了“同城同待遇”。2015年,我市先后啟動機關事業單位醫療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向職工養老和醫療保險制度并軌,做到了社會保險制度全覆蓋,基本實現人人享有基本社會保障的目標。
有專家分析認為,初次分配公平度,實際上涉及政府、企業、居民三者分配國民收入的問題,發達的城市往往更加注重效率,會導致收入分配差距較大。提高初次分配公平度,需要從宏觀調控角度,依靠財政政策、稅收政策、分配政策以及法律、行政等方面的手段解決問題。提高再分配公平度,則需要加大社會保障和就業等方面的財政支出和統籌協調。此外,還要通過縮小城鄉收入水平差距提高分配公平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