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公平度
濟南排名第3位中小學教育是強項
在機會公平度這一指標中,濟南位列第3。據(jù)統(tǒng)計,2014年我市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9.06%,普通高中三年鞏固率為99.83%;2015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9.5%,普通高中三年鞏固率為99.75%。
濟南的這兩項指標為何能在榜單上如此靠前?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多年來,我市圍繞推進辦學條件均等化,實施了四大工程。2008年,啟動投資1.3億元的農村中小學“211工程”,解決了520多處中小學的取暖、改廁和熱水熱飯問題;2011年,啟動普通中小學辦學條件標準化建設工程,累計投資36.05億元,完成924所中小學標準化工程并通過省級驗收;2013年,啟動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校舍標準化建設工程,累計投入6.1億元,改造校舍42萬平方米;2014年,啟動平陰等四縣區(qū)“全面改薄”工程,目前已投資4.56億元,完成規(guī)劃投資的69.3%。四大工程的實施,基本實現(xiàn)了城鄉(xiāng)辦學條件均等化。
與此同時,從2011年起,我市便全面推行優(yōu)質教育資源帶動共享戰(zhàn)略,通過名校輸出管理、名校托管、“名校+新校”、“名校+弱校”、教育集團、城鄉(xiāng)聯(lián)盟等形式,從教育理念、管理方法等給予全面幫扶,提升薄弱學校管理水平。
隨著教育公平的深入推進,2015年全市10個縣(市)區(qū)全部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市)區(qū)驗收。
2013年,我市對學區(qū)進行集中公示,將學區(qū)劃定范圍、學校學位信息、招生辦法等全部向社會公開,實行網(wǎng)上招生。與此同時,明確規(guī)定擇校生中考時不享受指標生和推薦生待遇,禁止公辦學校收取擇校費,將優(yōu)質高中招生計劃的68%作為指標生分配到初中學校,這些政策有效遏制了“擇校熱”。2015年,全面落實100%的公辦小學劃片免試就近入學、100%的公辦初中實行對口免試直升,實現(xiàn)“零擇校”,把教育公平真正落到了實處,包括高中在內,濟南沒有一個“條子生”。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秋季開學起,我市將全面實現(xiàn)“零擇班”,從小學到高中,統(tǒng)一按照電腦分班。在生源的分配上,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性別比例,采取電腦派位、均衡分班的辦法組建班級。而對于有考核成績的高中階段學校來說,可以根據(jù)學生性別比例以及成績高低,采取蛇形排列的方法分班。“從‘零擇校’到‘零擇班’,再到解決‘大班額’,我們全力推進每一名適齡兒童受教育機會的公平、公開、公正,阻斷追逐特權的惡性循環(huán),讓家長們放心,同時也為學校管理帶來好處,讓考核評價班級和教師的起點更加公平。”該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