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權糾紛致房屋難分配?

  針對為何2013年竣工的廉租房至今只有寥寥十幾戶入住,濱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宣傳科回應表示:“因油棉二廠欠土地評估部門土地評估費未能繳納,原土地評估超期失效,需進行重新評估。油棉二廠既不交原欠評估費,也不交新的評估費,且因油棉二廠內部變故及與恒升置業之間的經濟糾紛等諸多因素,土地分割工作一段時間里被耽擱。”

  按照宣傳科的說法,正是基于土地分割工作不能完成,致使廉租房對應土地不能及時評估且劃撥到開發區管委會,本應2015年底前分割完成并將樓房移交且配租到相應的租房戶,到現在仍未完成。

  什么是土地分割?宣傳科回應說,廉租房是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出資在濱城區第二油棉廠土地上建設的,由油棉二廠和恒升置業按代建回購方式承建。廉租房是政府投資項目,土地屬劃撥土地,需要從濱城區油棉二廠分割到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名下。

  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2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劃撥,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為。”

  既然土地價格評估工作至今還未完成,土地劃撥都未完成,可開發商為何能在存有爭議的土地上已經代建起了廉租房?而對于這230套廉租房,當地政府有沒有回購?

  對于上述疑問,宣傳科工作人員以對業務情況不了解為由拒絕回答。記者找到開發區規劃管理局,規劃局又聲稱,一切以宣傳科的回應為準,他們不便回答任何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多次致電濱州恒升置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劉振民,以及項目負責人劉其發的電話,但均處于無人接聽狀態。在此期間,記者通過小區居民手機撥通劉振民的電話,但當記者表明身份時,對方隨即將電話掛斷。

  該保障房建設的另一個主體參與者是第二油棉廠,但當地政府給記者的回函顯示,油棉二廠是濱城區的一家困難企業,因長期經營不善,導致企業欠繳多年的職工保險,并存在其他經濟糾紛。在啟動經濟適用房建設期間,原二廠負責人宋某某被判刑。

  記者發現,此次國家審計署的跟蹤審計結果中,在涉及保障房亂象時也提到:“1272個項目在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環節未依法履行工程招投標程序;809個項目存在未取得建設用地批準、違規以‘毛地’供應、擅自改變土地用途或調整容積率等問題,涉及用地2309.27公頃;2663個項目未履行工程規劃許可、環境安全性評價等基本建設審批程序,或未采取必要的質量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