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島,“互聯網+”方興未艾,快遞業務量上半年突破1億件大關,增長51.2%,移動數據與互聯網業務總量占全部電信業務總量的46%。創新創業勢頭強勁,上半年,全市發明專利申報授權3335件,增長58.6%;新開工孵化器76.1萬平方米;政策性扶持創業1.9萬人,增長76%;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7億元,創業扶持類補貼資金發放1.5億元,增長153%。

  民間投資的內生動力正在積聚。上半年,青島的民營企業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53.9%;濟南非公有制企業完成增加值占全部工業的占比達61.9%;規模以上工業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長7.4%,高于公有制經濟2.1個百分點。

  在濟寧,上半年,全市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0.9%,占全市投資比重83.7%,成為全市經濟增長和推進經濟轉型的主要動力和引擎。泰安的非公有制經濟表現活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非公有制經濟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長9.7%,高于全部規模工業2.5個百分點,總量占全市的71.5%,比重同比提高2.0個百分點,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92.9%,拉動增長6.7個百分點。

  新市場主體不斷涌現。截至6月底,菏澤非公有經濟單位27.67萬戶,增長9.2%;從業人員98.88萬人,增長10.9%;注冊資金1657.97億元,增長43.2%。威海新注冊工業企業916戶,較去年同期增加166戶。內資企業累計新增注冊資金47.3億元,同比增長103.7%。

  假以時日,這些企業或成為走出“L”型經濟曲線的棟梁。

  來源:新銳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