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04年開商埠后濟南開始走向世界,吸引了外國商業資本的涌入,濟南一躍成為“山東內陸第一大商貿中心”。如今,濟南又將迎來新一輪開放機遇。獲得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實施城市后,濟南按照聚焦特色、問題導向和統籌改革的要求,充分發揮省會城市優勢和資源稟賦,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為目的,將在不到2年時間里積極推進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確定的125項任務和改革措施。

  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說,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不是“空中樓閣”,要結合“四個中心”建設、結合深化改革、結合濟南實際,切實落到操作層面,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經驗和模式。

  緊扣“四個中心”

  根據中央部署,綜合試點試驗要在不超過2年時間里,在市場配置資源新機制、經濟運行管理新模式、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

  濟南市綜合試點試驗工作將充分發揮山東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中心城市的優勢,緊密結合該市打造區域性經濟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這一建設“四個中心”任務,以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濟南高新區)、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臨空經濟區、中央商務區和商河縣等為重點試點區域,在市場配置資源新機制、經濟運行管理新模式、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等方面先行先試,力爭到2016年年底一批深化改革開放新舉措初見成效;通過2年左右的試點試驗,制約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難題得到有效破解,形成在全國可復制可推廣的“濟南經驗和模式”;到“十三五”末,基本構建起符合市場經濟運行規律和國際慣例要求、具有濟南特色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聚焦五大任務

  新一輪開放型經濟的創新探索旨在破除阻礙發展的羈絆和痛點,釋放其活力、增加其動力。濟南市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實驗辦公室工作人員劉明輝對記者說,濟南市試點試驗的125項任務和改革措施中涉及五大項主要任務,23分項、82小項具體任務。五大項主要任務分別是探索開放型經濟運行管理新模式、探索促進國際投資和貿易發展新方式、探索形成各類開放載體協同發展新格局、探索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探索金融服務開放型經濟新舉措。

  劉明輝介紹說,圍繞探索開放型經濟運行管理新模式,濟南市將建立“清單式”行政管理新模式、事中事后監管新方式、完善統計、報告等制度。圍繞探索促進國際投資和貿易發展新方式,將通過做大支柱產業、壯大新興產業、鞏固服務業優勢等舉措,提高利用外資規模和質量;通過海外投資和工程承包加快向投資規劃、工程總承包以及BT、BOT方式轉換;推廣“蘇丹農業產業園”等合作新模式,多方式降低企業“走出去”風險,多舉措鼓勵企業“走出去”轉型發展;通過復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創新措施、打造“東亞博覽會”等措施進一步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通過率先復制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政策、探索發展“眾包模式”等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模式。

  此外,濟南市將加快推動各類產業園區建設,探索中德產業國際合作新模式、探索文化產業發展創新平臺等形成各類開放載體協同發展新格局;通過推動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科技服務業創新發展、推進金融產業集聚發展、推動文化產業“走出去”發展、加快推動臨空產業發展和推進大健康產業發展等舉措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通過探索金融服務裝備制造業發展、金融服務科技創新、金融服務文化產業發展、金融服務“走出去”、金融服務投資貿易便利化和進一步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等新舉措來提升金融服務開放型經濟水平。

  落實四項改革

  記者在濟南高新區采訪時,開放型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趙永言介紹說,高新區實行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面向全球招聘吸引了5700人,3000多項市級行政權力事項下放備受矚目,這將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高新區長期以來所面臨的管理體制之困,這就是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突破口。

  據介紹,濟南市將通過簡政放權、改革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招商引資管理體制機制、園區行政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和行政區域經濟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等措施,改革行政管理體制機制;通過建設完善市級政務服務平臺、搭建“走出去”服務平臺、改革行業協會商會管理制度、探索公共資源開放共享新機制以及適度調整出入境管理政策等措施改革公共服務體制機制;以人才引進機制、科研人員分配激勵機制、職業人才培養機制為切入點改革開放型經濟人才管理機制;通過加強開放型經濟法制建設、知識產權保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來創新法制化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