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8月21日訊 小輝是濟南一所大學的在校生,她從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一個消息,說有人出錢140萬免費給一些大學生做培訓,小輝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可以結交不少朋友,她就去參加了,接著就發生了一串離奇的事情。

  出資140萬免費做培訓 餡餅?陷阱?

  小輝是山東建筑大學的一名在校學生,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從朋友圈里看到了這樣一條信息。

  學生小輝:“微信上的朋友圈看到的這個信息,就是說這個培訓公司培訓的項目特別的好, 說是可以免費的參加這個課程。”小輝了解到,這個培訓活動在北京進行,要是想參加的話,需要在一些校園借貸平臺上借19800塊錢,交給這家培訓公司,不過這個錢不用學生自己還。“ 這個分期金額三千的是屬于這一筆貸款的, 分期一共是22個月,還有20個月沒有還。”

  學生小輝:“ 貸款一萬九千八, 貸款以后這個公司給我們承諾免費的償還,我沒有簽任何的合同。”

  就這樣,小輝從多個貸款平臺湊夠了19800塊錢,交給了這家培訓機構的負責人。沒有簽合同,小輝怎么就敢把這筆錢交給他們呢?

  小輝:“這個貸款是我同學介紹給我的,都是熟人介紹熟人,是我特別好的一個同學。”

  可是到了小輝該還款的時候,問題出來了,她接到了這樣一個通知。內容是“因鳳凰精英總公司內部調整及集中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自2016年6月15日起至2016年8月14日止,在此兩個月期間精英班培訓學費分期由學員本人暫時自行還款。2016年8月14日起恢復公司還款,并補上此前兩個月的款項。”

  學生小輝:“可是兩個月以后到八月十五號,公司又給我們發了一封致歉信,說是公司將于近期申請破產。”

  據小輝反映,她是這個培訓機構最后一期的學員。小輝反映的是實情嗎?這究竟是一家怎樣的培訓機構?記者和小輝一塊來到了這家公司設在濟南的培訓地點了解情況。

  學生小輝:“基本上我們是最后一期,然后基本上就沒有聯系了,就是聯系他們打電話也打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