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評價讓干部紅臉出汗,切實保障考察效果

  “班子破解發展難題的擔當不夠。”“個人能力強,但合力不足。”……這是對某班子的“會診”。“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還不夠強。”“為自己考慮太多。”……這是對一些領導個人的“把脈”。

  調研巡視結束后,各組形成了調研巡視工作報告、干部評價材料及“三個名單”等材料。6月份,濟南各區縣很多領導班子成員,接到調研巡視反饋結果后,經歷了這樣一次“紅臉、出汗”。

  不少干部群眾說,這次調研巡視不僅“接地氣”,而且“提士氣”。 兩個多月來,10個調研巡視組累計談話聽取意見5800多人次,收集整理各類意見建議1100多條。

  孫常建說,“平時干部沒有機會和組織上交流,調研巡視暢通了干部和組織之間交流的渠道,也解除了有些干部長期郁積的心結。”

  在濟陽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秀成看來,以往對干部隊伍的管理,主要是通過干部調整來體現,一旦出了問題,也是“一調了之”。調研巡視則把功夫用在平時,把情況掌握在平時,找問題直指痛處,促其反思整改。

  “淡化‘推薦考察’、凸顯‘調研巡視’,注重把干部工作重點放在平時、功夫用在幕后。”山東省委黨校副校長孫黎海說,這可以有效防止考察對象的“有備而來”,極大化解談話對象的“看眼色行事”,切實保證了干部考察的真實效果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