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點不能一行字帶過,跑現場看實績立體研判

  “大膽潑辣不夠”“有時候說話不注意場合”,諸如此類的話,以前在干部考察中談缺點時被稱為“面子話”,不痛不癢;“批評下屬比較嚴厲”這樣的話,貌似談缺點,已經近乎表揚了。“這樣的話,現在可是應付不過去了。”濟南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李旭東說。

  在調研巡視中,濟南市長清區委副書記、濟南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孫常建說:“有一個干部準備不充分,談不出來,我們就請他回去準備一下,找時間再談。”

  翻閱各組調研巡視案卷,不管是班子還是個人,都有兩三百字描述缺點不足。

  “放在以前,都是兩三頁優點,一行字的缺點。”李旭東說。

  為了更準確地了解被考察對象的情況,平陰縣調研巡視組組長、濟南市城管局原副局長文東河帶著巡視組到考察對象有關的現場察看,在建設工地、拆遷現場來回跑。

  文字材料,是干部考察考核的重要依據。其中的一些數據很有說服力,但有時也帶有一定的片面性。文東河說:“有些爛尾活兒,看上去不好看,但背后可能是‘新官理舊賬’,勇于擔當。比如,有個鎮GDP數據在全縣倒數第二,因為本身基礎差,為了環保鎮里關停幾個污染大戶,現在排名自然靠后了些。”

  用好數據,也要防止被數據帶著跑偏。調研巡視組采取立體科學研判,既包括數據分析、民意分析、比較分析,還包括條件分析、案例分析、歷史分析。

  據介紹,每個組最后都要形成三個名單:體現“實在實干實績”導向的優秀干部名單,重點關注培養的優秀年輕干部、女干部、少數民族干部和黨外干部名單,工作一般和能力較弱的干部名單。這是這次調研巡視工作最重要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