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寶向剝洋蔥(微信ID:boyangcongpeople)介紹,對王立軍合理的訴求鎮上會盡量滿足,但也不會滿足王立軍所有的要求。
蔡普敏說,對于鎮里的安撫救濟,王立軍沒有表現出知足。在一次次要錢成功后,他依然會接著要錢。
“我跟他說了,并不是每次要錢都能給你,都是有程序的。”
對于王立軍,蔡普敏也有自己的矛盾,一方面,“看到他生活真的很困難”,但是另一方面,“想幫助也不敢主動,因為他會賴上你”,況且,“我們也不能對他太過遷就,要不然別人會怎么想”。
根據蔡普敏的說法,出事前王立軍的低保和各類救濟,每月從鎮政府領取的金額1000元左右。
“王立軍的胃口越來越大,要求越來越多,難以被滿足,直到這次一開口就讓鎮干部為他做100萬貸款擔保”。一位鎮干部對剝洋蔥(微信ID:boyangcongpeople)說。
“要挾式”上訪
2012年11月的一天,王立軍沒有通知任何人,帶著女兒去了北京。
據蔡普敏講述,王立軍在住店登記時,主動告知自己是來上訪的。
第二天凌晨一點,蔡普敏帶著管區書記、村支書一起,開車趕往北京。
清晨六點,他們見到了王立軍,問他,究竟有什么訴求來上訪?
王立軍回答,低保的錢不夠,養不活自己和女兒,希望來要點錢。
當天下午四五點,王立軍被接回了村里,同時得到了鎮政府的幾百元錢。
一位鎮干部說,從北京回來后,王立軍似乎找到了鎮政府的軟肋,每當重大節日,或者全國重要會議的時候,他會通知鎮里,準備去北京上訪了。
由于在鎮里分管信訪,蔡普敏對王立軍十分熟悉。他告訴剝洋蔥(微信ID:boyangcongpeople),王立軍與普通的上訪戶不一樣,既沒有上訪材料,也無上訪單位,說到底就是一句話,以上訪為要挾,找政府要錢。
最令蔡普敏頭疼的是,除了要錢,王立軍并沒有其他問題反映,但他頻頻地往北京跑,也令鎮干部們無所適從。
按鎮干部的說法,王立軍需要的也不是大錢,兩三百元就能滿足。在全國兩會等重要時期,鎮里給他安排在申家管區打掃衛生,每天50元工資,也算是變相給予補助。
鎮里也會派人幫他接送女兒小雨上下學,目的也是通過小雨“留住”王立軍。
一位鎮干部坦承,對于王立軍的這種“要挾式”上訪,唐坊鎮政府一直沒有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信訪制度的壓力下,又不能聽之任之。他們只能采取訪前看,訪后接的方式,但總有疏忽。
2012年之后,王立軍又去了兩次北京。最后一次是在今年春節之前,村支書王慶林說,按要求,他應該和蔡普敏一起去北京接王立軍回來,但那時正好是大雪天,高速都被封了。沒有辦法,他們只能通知北京方面,幫忙先給王立軍買張票送他回來,車票錢再轉過去補上。
“他就是一個麻煩制造者。”蔡普敏說,全鎮像王立軍這樣的低保戶不少,但真正給鎮上帶來麻煩,以缺錢為理由靠上訪要錢的,只有王立軍一人。在2013年信訪排名還沒有取消時,鎮里出了王立軍,作為分管干部,他的壓力尤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