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專車,連年過半百的廳級干部都開始擠公交、學會了使用打車軟件,改革半年來,大街上打車的公務員多了起來。大部分人已經習慣了這種工作節奏,用一位副廳級干部的話說,其實以前就是享受特權,現在只是回歸了常態。

   副科級干部算賬,每天開車35公里不虧

  13日下午,李偉江站在單位門口向東張望,向一輛掛著綠燈的出租車招手。李偉江是省直機關一名工作人員,他要到另一家單位溝通業務,這樣的公務,已經叫不出公車,他必須拿自己的公務交通補貼解決交通問題。去年年底我省公務用車改革基本完成,全省公務交通補貼劃分7個補貼層級,正科級別的李偉江每個月可以領650元補貼,同時本市內的交通補貼取消。

  本來就沒享受過公車待遇的某省直機關副科級干部張林覺得拿了車補挺實惠。“原來處里沒公車,出去辦事基本都是開我的車。”張林算了一筆賬,按照每升汽油6元錢算,汽車每百公里消耗10升油,600元的車補可以購買100升汽油,大約可以跑1000公里。“按照每個月22個工作日算,再算上堵車和養車的費用,每天跑35公里之內就不吃虧。”

  但有時候,擁堵的交通也會讓不少公務員怵頭。不久前,李偉江和同事到馬鞍山路上開會,會議結束時,恰好趕上晚高峰,在路口左等右等40多分鐘后,才上了輛空車向單位駛去。對于這種不便,李偉江能夠理解,他說,以前用公車習慣了,現在這項特權取消了,打車的這些經歷本來就是工作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