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用再來回跑,辦報銷手續,異地結算方便多了。”7日下午,從醫院結完賬出院的曹國棟切身體會到了醫保異地結算帶來的便利。而另一方面,由于要墊付大量費用,不少醫院感到壓力“山大”。
自2012年以來,山東17市已經實現了醫保異地結算,患者到省內異地看病,出院時可以直接辦理相關手續,只需要支付醫保外個人承擔的部分,不必再回到當地醫保部門報銷。這一政策讓大量患者從中受益。然而,隨著該制度的運行,醫院墊付資金的問題卻日益突出,不少醫院少則墊付幾千萬元,讓醫院頭疼不已。
患者>> 不能異地結算,一個來回就得多花200塊路費
“醫保這個東西誰都不想用到,不過真需要用的時候確實能帶來很多實惠。”7日下午,在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腫瘤內科病房,57歲的曹國棟正陪伴在老婆張愛蘭的病床前,趁著老婆睡著了,曹國棟到病房外的走廊上透透氣,跟記者聊了起來。
曹國棟夫婦來自曲阜,兩年前,一向身體很好的張愛蘭開始咳嗽起來,“剛開始以為是受涼感冒了,就去村里衛生所買了點止咳藥吃了,誰知道怎么都不見好。”曹國棟回憶道,“后來有一陣咳嗽到喘不動氣,有兩次還咳出了血,我們才趕緊到縣醫院看病。”沒想到,檢查結果竟然是肺癌。
由于當地縣醫院醫療條件有限,為了給老婆更好的治療,曹國棟夫婦就請當地醫院開了轉院證明,在醫保辦公室備案后,馬上趕到了濟南,一直在山東省千佛山醫院治療。“因為放療和化療都是有周期的,再加上復查什么的,今年就出入院超過10次了。”曹國棟告訴記者,“每次住院治療費基本都要1萬多。”
“我們都是居民醫療保險,每年交100來塊錢,報銷比例大概在45%左右。”曹國棟算了算,“11月份出院的時候,當時一共花了一萬出頭,報銷了4000多元,這樣出院的時候我們總共就交了6000來塊錢,不用再回曲阜跑手續報銷了,確實省了不少事兒。”
而與曹國棟相比,來自菏澤市單縣的趙國慶就沒那么幸運了。由于3歲的兒子患有白血病,從2012年初開始,趙國慶就和老婆租住在濟南一間毛坯房里,定期到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給兒子做化療。
同樣是由當地縣醫院轉診到省城三甲醫院,但是當地并沒有與齊魯醫院簽訂醫保異地結算協議,趙國慶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跑回菏澤老家報銷一次,“每次來回路費就要差不多200塊錢,要是不回去的話,接下來的治療就沒錢了。”趙國慶表示,“每次報銷回來的錢,再加上我打工掙的一點,才能勉強湊夠下一化療周期的費用。”
本來就是農村普通家庭,兒子的這場病不僅耗空了趙國慶的家底,還欠了親戚朋友近20萬元的外債。因為每次報銷都需要差不多三個月的時間,趙國慶感覺經濟壓力更大了,“如果我們也能早點實現醫保異地結算就好了,省下時間和路費不說,不墊付還能讓手頭的治療費稍微寬松一點。”
省城某三甲醫院醫保辦公室工作人員李靜表示,原來異地安置人群報銷特別麻煩,現在是醫保異地結算的最大收益方之一。“因為戶口在外地就在當地參保,但是又長期定居濟南,原來住院治病時就需要墊付不少錢,有人只能攢著單據每年回去報銷一次。實現異地結算后出院就結算,簡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