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必須互聯網化,不然就退出舞臺。”張瑞敏在海爾互聯網模式創新國際研討會上這樣說。“制造業必須互聯網化,不然就退出舞臺。”張瑞敏在海爾互聯網模式創新國際研討會上這樣說。

  1月8日,是海爾30周年紀念日。但業界更關注的,不是海爾過生日,而是同日舉行的海爾互聯網模式創新國際研討會。

  這場研討會吸引了唐·泰普斯科特、比爾·費舍爾等多位國內外頂尖管理學者參加。

  實際上,全球著名商學院的教授最愛踏訪的中國企業就是海爾。張瑞敏為什么要親手拆掉海爾?他們來到這里,更多是想看看,這家中國制造業的標桿企業,在工業4.0時代,在互聯網時代轉型路徑上的試錯與探索。

  這些學者長期跟蹤研究海爾。我們不妨看看,在他們眼里,海爾的這場變革意義與價值所在。如何去評價海爾這場變革?有財經評論員引用托馬斯·庫恩的觀點說,“對于革命而言,不要看它的成敗,而是要看它影響到了多少人。”

  過去的一年,不光海爾在變革,中國制造業的其他企業也在經濟新常態下苦苦探索。在海爾30年這個節點上,中國制造業重新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