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訊 村黨組織書記補貼標準,按照每人每年不低于上年度所在縣(市、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兩倍確定;城市社區“兩委”成員平均生活補貼標準,不低于上年度所在縣(市、區)在崗職工平均工資。這是省委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于深入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實施意見》作出的規定。

  我省基層黨建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但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有的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有活動沒效果,有組織沒力量。農村黨組織書記中60歲以上的占10.3%,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4.9%,年齡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班子后繼乏人的問題突出。有的基層黨組織經費保障不足、場所陣地缺乏,服務群眾不到位,全省還有22.8%的集體經濟“空殼村”,有31.1%的城市社區工作服務用房不達標。黨組織覆蓋有不少空白點,還有11.3%的非公有制企業、16.3%的社會組織沒有建立黨組織。針對上述問題,省委組織部作了深入調研,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建議,制定了這個實施意見。

  《意見》提出,優化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強化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大力推進在農村社區和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中建立黨組織;積極推進在城市片區、樓宇和流動人口集中地建立網絡黨組織;依托開發區、工業園區等組建區域性黨組織,統籌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完善服務格局,以黨建帶群建、社建,創新基層治理機制。

  選好管好育好基層組織帶頭人。統籌城鄉人才,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書記?;鶎狱h組織書記無合適人選的,可采取上級選派、第一書記兼任、返聘退休干部等方式配齊配強。定期輪訓基層黨組織書記和黨員,市、縣每年分別對鄉鎮(街道)黨委書記、基層黨支部書記組織一次集中輪訓。從嚴管理村(社區)干部,推行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縣級備案管理。建立和落實村(社區)“兩委”成員坐班值班制度。嚴格經濟責任審計,每屆任期內縣(市、區)要對村(社區)“兩委”主要成員進行一次經濟責任審計,有條件的地方每年審計一次。

  繼續向工作薄弱的基層黨組織選派第一書記。每兩年,從省直部門單位向省定貧困村選派一輪第一書記。市、縣要建大選派力度,實現省、市、縣選派第一書記對貧困村和軟弱渙散村的全覆蓋。圍繞群眾多樣化需求,探索創新務實管用的服務載體,區分不同地區不同領域不同行業基層黨組織職能特點,開展針對性、實效性強的服務。

  落實好基層干部的待遇補貼,保障基層組織工作和服務經費。強化各級財政對村、社區黨組織工作和服務經費的保障,縣為主體、市抓統籌、省財政補助。省、市應重點向財政困難縣傾斜。根據城市社區規模和群眾工作需要,按每千戶每年不少于2萬元的標準核撥工作經費,按每年不少于10萬元的標準核撥服務群眾專項經費,有條件的地方可適當提高。改善基層組織活動服務場所,確保新建城市社區和老城區的社區工作服務用房建筑面積分別不低于500、300平方米。

  嚴把發展黨員關口,推進基層黨內組織生活常態化。基層黨組織每年至少開一次專題組織生活會,班子成員要撰寫對照檢查提綱,黨員列出問題清單。嚴格黨員日常管理,疏通黨員隊伍出口,及時穩妥處置不合格黨員。

  強化督導考核,嚴格落實管黨治黨責任。每年組織開展一次市、縣、鄉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配強鄉鎮(街道)黨務工作力量,人口較多、管理任務較重的農村和城市社區配備一定數量的專職黨務工作者。國有企業、高等院校等基層黨委配備一定數量的專兼職組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