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濟南啟動非道路移動機械編碼登記,不達標機械不能進去工地
5日,濟南市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編碼登記啟動現場會召開,濟南市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污染防治管理系統已經上線。今后,非道路移動機械將會迎來屬于自己的環保“身份證”—環保號碼。
非道路移動機械是指用于非道路上的,自驅動或者具有雙重功能,或者不能自驅動但被設計成能從一個地方移動或者被移動到另一個地方的機械。包括但不限于工業鉆探設備、工程機械(裝載機、推土機、壓路機、瀝青攤鋪機、挖掘機、叉車等)、農業機械(大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林業機械、漁業機械、材料裝卸機械、雪犁設備、機場地勤設備、空氣壓縮機、發電機組、水泵等。可以說,基本涵蓋了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保有數量非常大。從通俗的角度上講,小到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經常見到、用到的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燃油機械,大到日常出行時乘坐的火車、飛機、輪船等都屬于非道路移動機械范疇。
濟南市生態環境局有關人員介紹,目前,非道路移動機械對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貢獻率分別為9.4%、13%,氮氧化物(NOX)排放占到總量的20%。從解析情況分析,非道路移動機械顆粒物排放與柴油車排放相當,是影響城市大氣環境質量的重要來源之一。

據估算,濟南市約有各類工程機械2萬余輛,達到國三排放標準的不足30%,70%左右的屬高排放機械。資料顯示,工程機械單車排放因子非常高,一臺高排放挖掘機的污染排放量相當于50多輛國五排放標準的小汽車,而顆粒物排放量相當于60多輛的國四卡車。工程機械特別高排放工程機械污染物排放之高,環境影響之大可見一斑。
今年3月份以來,濟南生態環境部門重點加大對工程機械的監督檢查力度,從檢查情況,工程機械冒黑煙問題相對普遍。以高新分局監督檢查為例,檢查了18臺機械,存在冒黑煙問題的有11臺,占比在6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排放情況不容樂觀。
“由于挖掘機等工程機械,大多是在建筑施工某個環節如土石方開挖等階段使用,工期基本較短,干完就撤,轉移到另一個工地,流動性強、工作場所不固定、使用時間無規律可循,加之無有效識別區分標識,給生態環境等部門日常監管帶來了很大難度。”濟南市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編碼登記和安裝遠程定位系統后,可遠程監測位置和數量。“舉個例子,通過系統顯示該工地有4輛機械在作業,但是到現場查看發展有6輛的,對未登記的機械,一方面督促其抓緊登記,同時要求其離場。”
下一步,工程機械排放可達到低排放控制區限制的,可進入低排放控制區作業,排放達標但是未達到低排放控制區標準的可以進去工地作業。
(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