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著企業咨詢和教育咨詢的旗號,暗地里卻非法組織“槍手”,兜售作弊設備,傳送考試答案。隨著警方調查的深入,兩家“助考”機構的真面目浮出水面。
在對考場進行雷霆出擊的同時,省公安廳調集警力迅速查封兩家機構。“助考”機構是如何開展業務的?楚天都市報記者采訪警方、多名替考“槍手”和違規考生了解到一些內幕。

“助考”機構與考生簽協議
12月27日9時許,就在民警對幾個高校考點重拳出擊時,另一路記者隨警方趕到武漢華順經緯企業咨詢有限公司。該公司位于洪山區雄楚大道一小區內,租用了一間面積200多平方米的房間。警方掌握的信息顯示,該公司收取考生費用后,開展多種“助考”業務。
民警當場控制了近10名工作人員,并查獲了大量作弊器材、偽造的畢業證等。在幾張桌子上,鋪滿來自全國各地、裝有考生身份證的快遞郵件。
警方還搜出了大量的“研究生委托服務協議”。協議中,武漢華順經緯企業咨詢有限公司是甲方,考生是乙方。在“培訓要求”一欄中寫著:甲方為乙方學員篩選合適的備考人員,督促認真復習備考。確保乙方學員報2015年全日制研究生××專業的考生初試成績達到國家A類控制線,并成功錄取至某大學或者某某大學。
在民警搜查過程中,該公司一名工作人員的手機響個不停,短短一個小時,就有60多個未接電話,還有10余條短信。

業務范圍相當廣泛
在武漢市洪山區新生機教育咨詢服務部,當民警趕到時,該機構法人代表王某已逃之夭夭。
在王某的辦公室,民警發現了發射器等作弊器材和委托書。委托書寫著:由王某全權辦理×××、×××(人名)2013年普通研究生破格錄取一事,現已支付訂金人民幣8萬元整,待學生拿到錄取通知書后補齊余款8萬元,沒錄取的話一個月內全額退還訂金……
記者在網上搜索看到:武漢市洪山區新生機教育機構注冊于2011年,自稱主要從事專本科學歷快速取證,“單證”、“雙證”碩士研究生入學保過保錄,論文快寫代發等教育培訓項目,業務范圍廣泛。
湖北省公安廳網安總隊技術偵查隊副支隊長劉長久表示,警方將對王某進行網上追逃,對涉事“助考”機構和人員展開進一步調查處理。

最高收取一名考生20萬元
根據多名違紀考生的供述和舉報人介紹,“助考”機構提供的所謂服務,分為破格、替考、傳輸答案等三種主要方式。
所謂“破格”,就是承諾考生只要交資料與費用,不需做任何事,在家等著錄取通知書就行。一般收取費用在8萬至20萬元。
所謂“替考”,就是在校學習優秀的學生,頂替沒基礎的考生頂替考試。從筆試到復試都由“槍手”負責,直到錄取。一般收取費用為5萬至18萬元。
所謂“傳輸答案”,就是安排“槍手”進入考場后用相機拍下真題,隨后編造事由離開考場,再由專人答題并向帶有作弊器材的場內考生傳送答案。一般收取費用為2萬至10萬元。
一般情況下,考生向教育咨詢機構支付數萬元或10余萬元,在考前支付部分,成績出來后再支付剩余部分。“槍手”只能得到幾千元至3萬元不等,大部分利潤被教育咨詢機構拿走。
按考生長相找“槍手”配對
對“助考”機構來說,物色“槍手”是重要的一環。怎樣的人,才能被選中當“槍手”呢?采訪中,記者發現,除了一定的應試能力外,長相也是重要的因素。
25歲的“槍手”劉某供述,2013年9月,他上網時加了一家機構的QQ號,聊天后得知該機構可以介紹、組織幫人替考。此后,該機構一名陳姓女子與其建立了聯系。了解到其專業和學歷后,陳某通過視頻查看了他的長相,為他量身挑選了一名長相相近的考生。在201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中,劉某替這名考生考試成功。事后,他獲得6000元報酬。
據舉報人提供的材料,武漢市洪山區新生機教育咨詢服務部的負責人王某,專門針對考生現場拍照提出細節要求,對發型、眉毛、衣著、化妝等都一一提醒,比如男考生盡量理平頭避免分頭、年輕漂亮的女考生盡量素顏不要過分濃妝艷抹。最終的目的,就是方便考生與“槍手”配對。
掌握考生信息后精準電話“營銷”
前日,被警方帶走調查的考生,有一部分是向“助考”機構購買器材作弊時被查獲的。面對民警,他們稱,“助考”機構不知是通過何種渠道,獲得了他們報名時留下的電話,主動打電話進行蠱惑,抓住他們一心想通過考試的心理,進行精準“營銷”。
在北京工作的考生王某稱,11月中旬他臨時起意,報考了武漢某高校MBA[微博]。因為復習時間有限,感覺考上的把握不大。大約一個月前,他接到武漢一家“助考”機構打來的電話,對方開口就直呼其名,熱情介紹業務,他感覺對方“有些門道”,最后下定決心交了4500元,購買了作弊設備。
事后,這些違規考生后悔不迭。留給他們的,除了經濟上的損失,還有被浪費的來之不易的考試機會。(楚天都市報 本報記者徐劍橋 葉文波 攝影:記者黃士峰 王永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