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5月12日訊(記者 邵明紅 通訊員 康麗)濟南對外經濟合作捷報傳來:5月10日,山東高速集團所屬的中國山東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與塞爾維亞建設和城市規劃部在貝爾格萊德成功簽署塞爾維亞E763高速公路項目建設合同。該項目是山東高速集團簽訂的首個歐洲高速公路項目。
零的突破
此次簽署的項目為塞爾維亞E763高速公路的奧布倫瓦茨-烏布段和萊克瓦茨-利格段,全長50.9公里。項目合同額22億元人民幣,工期34個月。作為泛歐11號走廊項目之一,該項目建成后將縮短塞爾維亞首都和相鄰國家及出海口出行時間,在提高塞爾維亞國民經濟收入、拉動就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E763高速公路項目的簽署,實現山東省屬企業在歐洲基礎設施領域零的突破,充分展示了地方企業的開拓精神、認真態度和雄厚實力。
近年來,山東高速集團加快“走出去”步伐,堅持“立足山東、面向省外、走向世界”,海外投資涉及106個國家和地區,總投資額超過200億元,眾多海外項目的實施帶動更多山東企業“走出去”。據悉,山東高速集團將以高速公路建設為平臺,抓住中東歐國家發展良好時機,在歐洲交通基礎設施行業、礦業、農業等領域開展多種合作,加快進軍“世界500強”。
標桿效應
歐洲高速公路項目的簽署,是地方企業在對外經濟合作領域的創舉。我市商務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想“走出去”承包項目,需要面對復雜的國際環境和同行競爭,如何讓其他國家認可企業的資質、能力,這需要企業樹立良好國際形象,拿出有標桿效應的“作品”。
山東高速集團所屬的中國山東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負責人介紹,在海外承包工程,需要良好的國際口碑。山東高速投資、建設、經營、管理的世界最長跨海大橋――― 山東高速膠州灣大橋入選“福布斯”評選的“全球最棒橋梁”,打造了“山東橋”品牌。國外客商一下飛機就會駛入的高速路,則讓“山東高速公路”的金字招牌蜚聲世界。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張萬學在項目簽約儀式上表示,希望山東高速集團在塞爾維亞建成中國“第一路”,把項目建設成中塞友誼的標志性工程。
政策扶持
中國山東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負責人說,企業成功“走出去”,離不開政策引導和扶持。“走出去”是我市深入實施更加積極更寬領域開放戰略的重要內容,在濟南市2013年商務工作要點中,增強“走出去”企業的實力和競爭力,培育跨國經營公司,打造“海外濟南”品牌,更是被列入商務提升十大行動之中。
企業跨出國門,須當政策先行。濟南市自2011年起設立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專項發展引導資金,對“走出去”企業進行鼓勵扶持。近兩年來,我市已先后有50多家企業、近百個項目獲得該項資金扶持。2011年7月,我市發布《關于鼓勵企業積極開展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業務的通知》,對從事對外投資合作、承包工程等六類“走出去”項目的單位給予財政補貼。對企業“走出去”進行新興市場考察、拓展所發生的國際交通費用等進行適當補貼。
市商務部門還不斷組織企業參加境外投資新政策說明會、國別投資環境說明會等,幫助企業了解相關扶持政策,熟悉國別投資環境。通過建立“走出去”企業聯席會議制度、“海外濟南”信息平臺等措施,促使企業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團結合作,攜手闖世界。
前景可期
下一步,我市將逐步增加專項發展引導資金規模,加強對境外承包工程及設計咨詢項目、境外設立研發機構、境外并購項目、對外勞務合作項目等的扶持力度。
根據2013年全市商務工作總體要求和工作要點,我市計劃未來5年培育10個以上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扶持一批重點跨國企業制定實施國際化戰略,增強“走出去”企業實力和競爭力。
目前,濟南“走出去”企業已形成一定規模,包括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在內,目前全市“走出去”企業已達260多家,主要涉及電力設備、機械裝備、資源開發等8大產業。這些企業都是各行業骨干龍頭,是我市實施“走出去”戰略、打造跨國經營企業的先行者,在國外承建一大批電廠建設、路橋建設、礦產勘探開采等重點項目,創建了“濟南工程”、“濟南建設”等品牌,“濟南鐵軍”已叫響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