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租住在浮山后的隋老先生,5月11日晚上給家里人留了封信,里面句句都在道別,最后提及“我要回家了”,卻沒說究竟要去哪。家里人發動親屬到處去找,直到第二天凌晨3點多,才在鞍山路要拆遷的老房子處找到老人的遺體。老人之前疾病纏身,做過多次手術,疑是覺得生活無望,才跳了樓。
5月11日晚上,平時都在家的隋大爺,卻突然間不見了,家里人開始以為老人是去樓下散步了,可過了晚飯也沒見老人回來,這時家里人慌了。隋大爺老伴給子女和親戚都打了電話,但問了一圈都不知道隋大爺去了哪。家里人開始著急了,最先想到的是老人會不會出意外了,一方面報警,另一方面也發動家屬去尋找。
與此同時,親人在隋大爺屋子里找到了一封信,老人的信看起來更像一封遺書,里面提及自己多年來一直有病在身,這樣下去對家人和自己都是一種負擔,最后結尾說了一句,我要回家了,就沒了下文。
找了很久沒有消息,無助之中,有人提及老人說回家了,會不會是去了之前的老房子?于是大家就往鞍山路附近老人以前的住處趕,到達后已經接近12日凌晨3點,圍著樓轉了一圈,在樓后發現隋大爺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家人趕緊打了120,但醫生趕到后一看,地上的血跡已經散開了,估計老人墜樓有一段時間了,早已經沒了呼吸和心跳。
據家屬介紹,老人去年就做過膽管切除手術,而且也有肺部炎癥,去年就有過多次入院治療的經歷,身體一直不好,也漸漸讓隋大爺有了輕生的念頭。
今年64歲的隋大爺之前住在鞍山路和山東路路口的一個老小區內,因為要拆遷,一年多以前,老人一家就搬到了浮山后。在搬走之前,老人在這邊住了不少年頭,對這里有很深的感情。12日上午,記者來到老人出事的地方,看到這幾棟樓,除了臨街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一些門頭房,樓上的住戶基本都搬走了,在樓后離著樓體不遠的地方,一塊木板蓋住了老人留下的血跡,因為事發在深夜,加上樓上已經沒什么住戶,周圍的人對于老人跳樓的事一無所知。
“哎,老人也是想落葉歸根,最后選在了這個地方。”事發后一起跟著趕過來的一位親屬介紹。就在5月7日,錦州路附近一老人因為患有抑郁癥,選擇了跳樓來結束自己,而之前本報也報道過多次類似的意外,這眾多的墜樓事件中,很多老人是因為抑郁癥或者其他一些疾病纏身,時間長了,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對未來失去了期望。
“之前有專業機構做過一個調查,老年人中抑郁癥的比例能到三成,一方面是子女都有工作,不可能每天都陪著,另一方面老人在家里不僅需要一日三餐和看病吃藥,都說年輕人需要人生規劃,老人也需要一些規劃,得讓他們覺得生活有意思才行。”青島馨海綠洲心理咨詢機構的一位咨詢師介紹,對于患病的老人應該格外關注,平時多和老人聊聊,了解老人的想法,讓他覺得這家庭中不能缺少他,而不是讓老人認為自己是家庭的負擔,有機會讓老人出去轉轉,覺得生活有意義,這樣才能打消老人的一些不合適的念頭。 文/圖 記者 劉金德(請王先生到本報領取線索費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