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都市報5月11日訊(記者 李保光 通訊員 趙英華) 嶗山區中韓片區的三個社區2010年5月開始啟動整村改造,但三年來進展緩慢,很多暫住在外的百姓都盼著住進新房。5月11日,中韓街道辦事處聯合嶗山城管、公安等多部門,開展新一輪的中韓片區整村改造區域內遺留房屋拆除行動,依法拆除車家下莊社區尚未拆除的房屋18處 ,另有38處遺留房屋近期將進行拆除。
為了配合深圳路打通工程,中韓片區規劃進行整村改造,改造項目是青島市政府2010年確定的“兩改”項目,主要涉及東韓、車家下莊、宋家下莊三個社區。2010年5月,整村改造正式啟動,三年以來社區原有居民紛紛簽訂協議、已搬遷95%以上。但仍有少數居民拒不搬遷,推遲了整村改造工程的進度。
5月11日上午,在車家下莊的拆除現場,記者看到這個正在改造的社區里居住的人已經很少,環境十分臟亂,到處堆積著成堆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上午7時許,70余名城管、公安等執法人員和三臺大型挖掘機設備、50余名工人集結在社區拆除現場內,并拉好了警戒線。記者了解到,當天的拆除行動主要是針對車宋安置區規劃建設區域內尚未拆除的18處房屋,主要涉及13戶居民的一些無手續房屋,到下午4時,施工人員已全部完成拆除計劃。
盡管當天的拆除過程比較順利,但也出現了不少意外。上午7時30分許,一名王姓男子趕到拆除現場內的一個民宅里,坐在屋里就是不出來。工作人員勸說半個多小時無效后,將其抬了出來。而工作人員對一名婦女進行勸離時,還被其咬傷胳膊。當天中午,趁工作人員吃午飯的時間,另一位居民帶著七八個小伙子來到拆除現場,試圖阻擾拆除,但被民警制止了。
“已經拖了三年了,如果沒有出現阻擾,現在老百姓都住進新房里了。”中韓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李成杰告訴記者,曾有一位80多歲的老人給中韓街道辦寄了一封信,請求抓緊工程進度,想在有生之年住進新房。目前,中韓片區整村改造遺留問題攻堅組成立,將加快推動片區整村改造的實施進度,今后繼續對安置區內38處遺留房屋進行拆除。“等現有的建筑物拆完后,將立即展開集中安置區的開工建設。”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中韓街道對三個社區制定的補償方案是比較完善的。具體來說,對沒有正規房產手續的房屋,拆遷方一律按照260元/平方米的標準一次性予以補償;對有正規房產手序的房屋,拆遷房對每戶居民除了有固定11萬元的獎勵費用外,每平方米還有13元/月共30個月的過渡安置費。按照協議,對于建成后的安置房,被拆遷人的新房會按照其原房屋建筑面積補償,并增加原面積12% 的住房改善面積。此外,被拆遷人還可以以一定的優惠價格,額外購買20平方米住房面積。
記者了解到,中韓片區整村改造車家下莊、宋家下莊的安置區項目位于合肥路以南,深圳路以東。擬設計17個樓座,可安置居民2058戶。
■相關新聞
市北投入50萬治理仨城中村
半島都市報5月11日訊(記者 郝園園) 閆家山、香里、鄭支社區作為島城有名的城中村,環境衛生問題一直令人頭疼。記者5月11日了解到,市北區將投入50萬元對閆家山、香里等城中村展開集中整治。
5月11日上午,市北區城管局組織260余人開展集中整治行動,重點對閆家山、香里、鄭支三個城中村的溝渠進行清淤,對社區小巷甬道積存垃圾進行清理,清運垃圾100余噸。
“這三個社區是傳統的村子,沒有下水道等基礎設施,居民經常把生活垃圾隨處亂扔。”據市北區環衛辦主任徐明秋介紹,閆家山、香里、鄭支社區占地300余萬平方米,是青島市連片集中的平房區,有居民1380戶,總人口3540人(不包括外來流動人員)。“長期以來,一直由當地村民實行自治管理。由于基礎設施條件差、居民成分復雜和受拆遷改造計劃等因素的影響,成為環境衛生管理難點。”
記者了解到,2013年,街道多次組織對城中村環境衛生進行整治,僅3月份以來就花費8萬余元專項用于清運積存垃圾。
本月,市北區城管局將聯合洛陽路街道辦對該區域進行徹底衛生清理,設立垃圾池40多個,同時成立三支保潔隊伍,每支隊伍15人左右,強化監管,保證日產日清,徹底解決整治后的環境衛生保持難、反復快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