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驢友獨自驢行九寨溝時被困,與外界失去聯系一天一夜,失蹤前,他曾致電好友稱,在山里迷了路,食物和水所剩無幾。


收到驢友失蹤消息后,景區組織了相關單位,出動百余人,展開了地毯式搜救。據介紹,目前已基本確定失蹤驢友的位置在九寨溝的核心自然保護區,截至昨晚10點,搜救工作仍在進行中。網友求助
朋友驢行九寨溝失聯系一天一夜
昨日上午8點,一條緊急求助微博,在網上引起人們的關注:
網友“@間隔年-318”在微博中提到:前日下午3點,(獨自驢行九寨溝的)朋友馬建山打電話,說他在九寨溝被困住了,同時他稱自己已撥打當地110電話報警。
但截至昨日清晨7點53分,他仍沒收到馬建山平安出山的消息,而打電話卻再也不能打通。在微博上,@間隔年-318呼吁大家幫忙尋找這名失蹤驢友。
此條微博一發出,立即引發眾多網友轉發,大家都呼吁“找找失蹤的驢友”。不少網友還@本報官方微博,尋求進一步幫助。最后通話
驢友昨稱已迷路食物和水快沒了
昨日下午,記者聯系到發帖者,成都市民孫先生。孫先生說馬建山是他同事,山東人。大家同在成都一戶外用品店工作,而馬建山平時就很喜歡戶外運動。
幾天前,馬建山告訴孫先生,他準備一個人到九寨溝徒步旅游,還提到自己準備走“野路”。(所謂“野路”是驢友中的一個暗語,即指的那些未開發、不給門票的線路。)
11日下午,孫先生接到馬建山的求助電話,電話那頭信號斷斷續續。馬建山說,由于自己走的是“野路”,11日下午在山里迷了路,食物快沒了,飲用水也快沒了。馬建山提到,自己已向當地110報警求助。據介紹,馬建山性格內向,喜歡獨自徒游,曾從山東老家騎游至拉薩。初步核查,此次他非正常渠道翻越進入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是在5月10日。漫山尋找
各方出動百余人展開地毯式搜索
據景區透露,11日下午2點26分,被困者向公安機關電話求救,下午3時許九寨溝管理局接到公安機關信息。景區接到報警后,立即組織森林公安、消防、武警、景區職工等百余人,出動車輛20余臺,分4個小組,按照被困者手機信號定位扇面區域開展地毯式搜救工作。營救人員通過電話與馬建山取得了聯系,要求馬建山用手機拍攝下所在位置看到的場面,營救人員通過畫面基本確定了馬建山的所在位置——扎如溝邊緣的一座山上。“這里屬于九寨溝的核心自然保護區,從未對外開放過,不屬于觀景區范圍。”有關人士說。
景區透露,救援組收到被困者手機最后一次手機信號是5月12日凌晨5點46分。參與救援的知情人說,昨日下午5點左右,搜救人員在溝內曾聽見有人發出的金屬口哨聲,且聲音一直持續,沒有間斷,他們判斷可能是失蹤者刻意通過這種方式吸引救援。目前,搜救人員正順著聲音源的方向挺進。
同時,四川山地救援總隊隊長高敏表示,我省山地救援隊員也已隨時待命,如有需要將立即前往支援,協助當地政府開展搜救工作。神秘野路
若不熟當地環境獨闖很容易迷路
“九寨溝已很成熟,怎么在那里也會有人迷路?”面對馬建山的失蹤,不少網友發出這樣的疑問。
對此有豐富的山地經驗,并熟悉九寨溝環境的四川青年登山隊隊長蔣峻表示:“如馬建山真的選擇走‘野路’,確有很大風險。”據其回憶,在驢行界確實暗傳著兩條九寨溝“逃票野路“。蔣峻也曾經勘察過這兩條道路,進入必須翻高山穿密林,如不熟悉當地環境,一個人獨自闖入,是很容易迷路的。
而九寨溝景區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也向本報記者證實,要走扎如溝必須要翻山,那里少有人涉足,對體力要求很高,一般人需二三天才能翻過,此外,山間多變的天氣和野生動物的出沒也給翻山增添了危險。
景區相關人士表示,對于馬建山是如何進入景區的,相關部門正在著手調查。
專家提醒
獨行未開發路段是十足冒險舉動
當前處于初夏,對于喜愛各地旅游的驢友來說,正是出游好季節。華西都市報記者在網絡發現,關于我省九寨溝、四姑娘山等地的旅游,“逃票攻略”總是熱點。在一篇“逃票攻略”中,網友“幻江水月”指出,為找“野路”,他找遍了衛星地圖,“不是想逃票,門票花不了什么錢的,就是想玩!”
針對部分驢友或出于探險之心、或為了省錢,鐘情于尋找“野路”的情況,四川山地救援總隊隊長高敏說:“驢友獨自穿行未開發的線路,很冒險。”因這種未開發的小路不屬于景區開發后的游覽路線,多是小路,大都地方陡峭、地形偏僻。不熟悉當地環境的人,走起來非常危險,容易出現迷路或受傷的情況。
高敏提醒驢友,在選擇路線時,一定要量力而行,走較為成熟的道路,不可盲目成行。實在要走偏僻線路,一定要請有經驗的人帶路,并最好聘請當地向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