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晁明春 報道
本報訊 記者從濟南市4月11日召開的72名泉整治工作專題會上了解到,濟南市將對72名泉進行全面整治提升,總的整治原則是修舊如舊,美化環境,既包容深厚文化內涵,又能展現時代氣息,進一步提升觀賞水平和實用價值,達到“一泉一景”的要求。
據悉,整治工作將在泉水節開幕之前完成。整治名泉時將對泉池按原樣修復,恢復原貌;對原有泉池進行清淤,使泉池清澈見底;保護泉源,使泉水不受污染;所修泉池要高于地面,能應對一般降雨量。整治泉池后要挑選自然石刻名泉碑,刻記立碑記文;適當擴大泉池周邊游覽范圍,方便市民游客觀賞,并制定保護規劃;設專職或兼職人員進行日常維護管理,使名泉保護工作落到實處。
在整治72名泉的過程中,相關部門將對泉水價值進行全面調查研究。據了解,濟南市泉水的基本情況是:轄區有天然泉水832處,其中景觀用水248處,占29.81%;生活用水35處,占4.21%;飲用水314處,占37.74%;農業用水195處,占23.44%;工業用水6處,占0.72%;其他34處,占4.09%。
其中,泉水資源豐富的歷下區將深入挖掘明府城片區的泉水內涵,打造和諧泉水人家。歷下區共有泉水114處,其中33處泉水名列72名泉,明府城片區更是泉水密集分布的區域。今年,歷下區確定投資1000萬元開展名泉保護修復,包括在大明湖景區南門對面修建泉水廣場;在曲水亭街、后宰門街、西更道街、王府池子街4條街道60家沿街住戶前安裝具有泉城特色、名人書寫篆刻的楹聯60副,打造楹聯一條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