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與普通的家庭主婦看起來并沒有什么區別,但身上卻有著離奇的童年故事——— 英國約克郡家庭主婦瑪麗娜·查普曼4歲時遭到綁架,后又被綁匪丟棄在哥倫比亞的熱帶雨林里,為了生存,她與一群猴子生活在一起,從陌生到熟悉,再到成為“一家人”。
大概3年后,她被一群獵人發現帶回城里,并被人收養。在20多歲的時候,瑪麗娜從哥倫比亞搬到英國約克郡,認識了她現在的丈夫,并育有兩女。瑪麗娜現在是一名出色的廚師。
3月30日起,她的自傳《沒有名字的女孩》被英國《每日郵報》獨家連載。這本書的版權已經賣到7個國家。
被綁匪丟棄 誤入猴群
瑪麗娜回憶,噩夢發生的那一天可能是在1954年。“當時,我正在菜園里玩耍,突然,一只黑色的手伸過來,捂住了我的臉。”瑪麗娜回憶,正當她感到恐懼、掙扎的時候,聞到了一股刺鼻的化學品味道。后來,她便失去了意識,直到在叢林里醒來,發現自己被一群猴子圍著。
“一只猴子走了過來,試探著推我,抓我的裙子,并扯我的頭發。”猴子似乎是有意“檢驗”瑪麗娜,試探她是否具有威脅性。瑪麗娜不得不縮成一團,直到它們試探完畢。
“不管它們是干什么的,至少它們每天都能吃飽。”為了生存,瑪麗娜決定和它們一起生活。
現在回憶起來,瑪麗娜估算那時和她一起生活的猴子大概有30多只。
在猴子的身邊,瑪麗娜更有安全感。每當夜幕降臨,它們相互召喚的聲音讓瑪麗娜心里更踏實。
為克服孤獨 學會猴叫
剛開始和猴子生活的日子,除了填飽肚子,更重要的是習慣它們的群斗。對于猴群來說,必須要占領并時刻捍衛自己的領地——— 前一分鐘,它們還在樹上嬉戲,下一分鐘就會“呼呼”地折下樹枝做武器,到空地上集結準備“戰斗”。
當瑪麗娜第一次看見猴群和入侵者打斗、發出陣陣尖叫時,她只能害怕地躲到灌木叢里,堵住雙耳。
戰斗結束,瑪麗娜看見它們的嘴上全都是血,意識到自己身處險境,但想想它們對待自己的方式,肯定猴子并未把她當成威脅。“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種無法形容的孤獨!沒有父母的影子,也沒有任何人出現過,我的希望就像破裙子上的花紋,消失得越來越快!”瑪麗娜無法排解,開始模仿猴子的叫聲——— 讓她驚奇的是,有時候一只,有時候好幾只猴子,會回應她的叫聲。
“危險來臨的時候,它們會發出高分貝的尖叫,還會用爪子用力拍打地面!”瑪麗娜回憶說。
誤食毒果 “猴爺爺”為她治病
就這樣和猴子生活了一段時間后,瑪麗娜意識到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弱,身上的劃痕越來越多,各種各樣的寄生蟲也開始附著在她身上。
一天,瑪麗娜的肚子突然疼得十分厲害——— “前一天,我吃了最喜歡的羅望子(一種調味料和水果),不是平時的味道!”瑪麗娜疼得在地上打滾。
這時,被瑪麗娜稱為“猴爺爺”的一只老猴子從樹上跳了下來,“它抓住我的胳膊,輕輕地推我,好像想讓我去什么地方!”瑪麗娜朝著老猴子一遍遍推她的方向爬過去,之后她順著一個淺灘滾了下去,旁邊有一條溪,躺著冷水。“猴爺爺不停地把我的頭往下按,我懷疑它是不是想淹死我。”瑪麗娜不斷地掙扎。這時,“猴爺爺”猛地轉過她的臉,直直地看著她的眼睛——— 瑪麗娜從它的眼睛里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沒有憤怒和敵意,很平靜,“似乎是要告訴我什么事情”。
“那一刻,我選擇了相信它,我意識到它是想救我!”瑪麗娜按照老猴的意思喝下了渾水,開始不停地咳嗽,并把胃里的東西全都吐了出來。
“這個辦法很快奏效了,我感覺好了很多!”瑪麗娜隨著“猴爺爺”又回到了領地。
“從這以后,猴爺爺對我不再像以前一樣冷漠,而是把自己當成我的‘保護神’和朋友!”瑪麗娜逐漸地融入了這個“大家庭”,可以跟隨它們,與它們交流、玩耍,還學會了爬樹和徒手抓鳥雀。 (熊苗)
專家分析
被卷尾猴養大確有可能
根據瑪麗娜的回憶,是雨林里的猴群把她養大的。哥倫比亞雨林里的卷尾猴以其獨特的白色臉孔、較高的智力水平和最多22英寸(55厘米)的身長著稱。哥倫比亞首席生物學家、卡塔通博資深人士安東尼奧·拉米雷斯·羅德里格斯說:“卷尾猴是雜食性動物,既吃水果蔬菜,也吃昆蟲、蜥蜴和老鼠。猴群有明確的社會組織和分工。如果猴子沒有將她視作威脅或競爭者,她也沒有任何侵略性的行為,并且適應猴群的結構,那么,被猴子養大這種事情還是有可能的。”此前,非洲曾有幼童被體形較大的靈長類動物撫養長大的例子,但在拉丁美洲還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