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卵孵雙鳳又名西瓜雞,為孔府名廚首創,用西瓜制菜始于清宮,孔府此菜是用西瓜和雛雞加干貝、口蘑等配料烹制而成,其口味清鮮,營養豐富,頗有特色。
相傳,這道菜是由孔府廚師張兆增創造的。張兆增在烹調技術方面的造詣頗深,而且善于創新,在孔府內廚擔任主灶廚師時,為七十五代“衍圣公”孔祥珂宴賓饗客增添了很多光彩。
孔祥珂愛吃雞,張兆增善于做雞,并且花樣翻新,孔祥珂一直很滿意。可是有一年夏天,大概是孔祥珂對于往常的那些雞菜吃得有些膩了,于是就傳話廚房,要把菜肴制作的清氣一點,這可難壞了張兆增,因為雞一般都是熱吃,加之要使其酥爛,必須用燒、燉、炸、蒸等法,制作的菜肴大多醇厚味濃。但是,既然“衍圣公”傳話,當然是要想辦法的。
這天,張兆增偶到府外辦事,見大街上擺滿了賣西瓜的攤子。也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張師傅見到西瓜,眉頭一挑,當即買了兩個滾圓的大西瓜。回到廚房,他揀了兩只體形較小的雛雞宰殺干凈后,又將西瓜有蒂的一頭切下一層約2厘米厚的蓋,把瓜瓢去凈,將兩只小嫩雞塞于瓜殼內,入鍋內蒸至熟透時取出,去掉瓜蓋,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張師傅急忙將雛雞取出,品嘗其味,果然有一種特別清香的味道。
重新制作時,張兆增又在瓜內添加了一些可使菜味增鮮的海味,當天午宴,張兆增將制作好的新菜獻上桌,孔祥珂舉箸品嘗,頓覺甘爽無比,清香鮮嫩,胃口大開,遂詢問菜名,當聽到是“西瓜雞”時,“衍圣公”孔祥珂說道:如此美味,應當有個高雅的名字。于是趁興思覓,仔細揣摩:瓜內塞雞,猶如鳳出卵巢,叫做“一卵孵雙鳳”可謂恰到好處。
此菜上桌后,打開頂蓋,兩只雞首各居一邊,恰似雙鳳伸頸露頭,躍躍欲出之狀。 “一卵孵雙鳳”不僅名字雅氣,而且寓意吉祥。將西瓜之清香融入雛雞的鮮嫩之中,使菜品突出了清爽、新穎、鮮嫩,具有香而不膩的特點。“一卵孵雙鳳”從此成為魯菜中歷傳不衰的名貴佳肴。
(來源:名廚委博客 0532-66889880 作者:名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