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郭振亮
16日,青島市召開“十四五”專項規劃新聞發布會,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杜本好就青島市“十四五”住房發展規劃相關工作情況向新聞媒體進行了通報,規劃提出了“十四五”期間新增城鎮住房70萬套左右的目標。

[住有所居]
突出住房民生屬性,新增城鎮住房70萬套
堅持以需求定供給,促進住房數量、結構和空間布局的多維度供需精準匹配。基于城鎮人口和人均住房建筑面積等因素,科學預測了“十四五”期間城鎮住房需求,提出新增城鎮住房70萬套左右的目標。結合不同人群的消費能力與需求,規劃明確了新增住房中商品住房和保障住房的供給結構,新增商品住房44萬套左右,占全部住房供給的63%;新增保障住房26萬套左右,占全部住房供給的37%。并且,堅持推動住房供給與各區(市)人口增長協調匹配,進一步明晰了對各區(市)新增住房規模、新建租賃住房規模以及新增住房方式的指引。

堅持政府保障與市場配置相結合,構建“2×2”的住房供給體系。按照住房供給渠道和方式不同,分為商品住房和保障住房兩類。商品住房完全市場化,由社會投資建籌,保障住房利用公共財政或公共政策支持建籌。同時,根據使用權獲取方式不同,分為產權型和租賃型兩類,商品住房分為租賃型商品住房和產權型商品住房,保障住房分為租賃型保障住房和產權型保障住房。商品住房主要向具有充分市場租購能力的居民供給,滿足多樣化居住需求。保障住房主要保障中等偏下及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新市民和引進人才三大重點群體的住房需求,保公平、促發展。根據各類群體住房需求,保障住房與商品住房新增供給套數占比原則上按4:6控制。
重點滿足新市民和人才安居需求,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和住房租賃市場。規劃提出至“十四五”期末,全市的租賃住房面積占全部住房的比例提升至15%以上,實現為50%的新增城鎮人口提供滿足需求的租賃住房。并且從完善多樣化多渠道的房源供應體系、培育專業化規模化的市場供應主體、提高規范化信息化監管服務水平等方面,明確了未來租賃住房發展的主要任務。
[住有宜居]
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杜本好通報說,在提高居住品質方面,一是提高住區規劃與住房設計水平,提高住房建造質量。二是落實完整居住社區設施配套要求,推動住宅小區智慧化基礎設施配置,全面、系統地提升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標準。三是優化社區服務和治理,大力發展社區養老服務,積極建設兒童友好社區,升級物業綜合服務,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長效機制。四是深入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在創新住房管理方面,一是落實政府主體責任,建立健全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多措并舉,切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二是建設住房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系統,為CIM基礎平臺建設、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數據支持,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創新機制]
住房供給打造城市職住平衡發展的范式樣本
在新聞發布會中,杜本好通報介紹說,一是堅持產城融合發展,圍繞就業中心地區全面增加住房供給,緊密結合人才就業分布配置保障住房。二是將住房布局和成熟服務配套、公共交通站點緊密結合,推動合理通勤時間內的職住平衡。三是通過各區市供需規模匹配,實施職住平衡政策引導分區等方式,努力推動以組團為單位的、合理通勤空間內的職住平衡。四是積極推動保障住房、租賃住房、人才住房配建,實現新市民和人才住房空間分布的相對均衡,優化保障住房布局的合理性,提高住房空間選擇的豐富性,進而提高居民通勤效率,促進社會融合。

下一步,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將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緊緊圍繞“住有所居、住有宜居、職住平衡”的發展目標,創新工作思路、優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圓滿完成“十四五”住房發展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