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近日,通過天眼在線監控系統,濟南市一家建材公司被發現疑似存在非法排放粉塵污染物的行為。于是,濟南市生態環境局槐蔭分局執法人員迅速趕往現場進一步調查確認,發現該單位在生產過程中裝卸砂石物料時,未采取密閉措施控制、減少粉塵污染物排放,遂對該公司做出罰款決定。

  這是一起“非現場”環境監管的典型案例。這種利用“智慧環保+互聯網”的科技創新執法手段,推動精準治污,引領環境管理轉型的智慧環保新模式,正在山東的生態環境執法中被廣泛采用。

  “此類案例對于提高企業主體責任、規范化經營具有較強的警示作用;對于提升執法效能、精準、快速查處違法行為、推進泉城綠色發展、生態優先具有重要意義。”濟南市生態環境局槐蔭分局相關負責人對經濟導報記者說。

  “法眼”無處不在

  “隨著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不斷深入,對于部分持續時間較短的環境違法行為,執法人員有時難以及時獲得有效證據。”對人力執法監管的局限性,上述濟南市生態環境局槐蔭分局負責人對經濟導報記者解釋說。

  據了解,為不斷優化執法效果,提升執法精準度,濟南市生態環境局槐蔭分局推進非現場環境監管,2019年起與山東若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聯手協作,在全區建材、表面涂裝、醫院等重點排污企業安裝了GDSS高空視頻監控攝像系統,通過移動專線實時傳輸企業產排污情況至濟南市生態環境局槐蔭分局指揮中心綜合管理平臺,對企業生產活動進行實時監控和記錄,便于執法人員隨時了解企業情況。

  “這樣一來,發現違法行為就可以第一時間掌握有效證據,快速查處環境違法案件。”上述負責人表示。

  無獨有偶,在走航監測系統的幫助下,違法企業也難逃濟南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的“法眼”。

  近日,該執法支隊接到一條監測數據排查分析的通知。通知顯示,濟南市鋼城區辛莊工業園附近區域PM數值過高。于是,執法人員立即趕到現場對辛莊工業園及周邊企業進行逐一排查,排查中發現當地一家特種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生產存在環境違法問題。

  “該企業生產區域有明顯揚塵,無組織排放嚴重。經查,該單位未辦理相關環評手續,需配套建設的污染防治設施未經驗收投入生產。”執法人員回憶當時的檢查結果,于是對該企業做出罰款19萬元的決定。

  “2020-2021年秋冬季攻堅戰期間,我們組織開展了‘空、地、人’立體化監測排查。利用高空氣溶膠雷達開展重點區域掃描,對發現的高值區域進行走航監測,通過走航監測確定問題點位,組織執法人員進行現場排查,最終精準發現違法問題,在減少對企業現場檢查次數的同時提高了對違法問題的發現率。”濟南市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智慧模式遍布全省

  目前,我國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成為國家和社會關注的焦點,傳統的污染治理方式在預防性、及時性以及精準性等方面有所欠缺。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下,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手段智能化治理污染與保護環境,成為環保行業未來發展的新方向。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智慧環保模式已深入到山東各地的環境監管中。

  近日,泰安市生態環境局東平分局執法人員通過無人機巡查,發現當地一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廠區北側荒地有大量黑色疑似污水,同時發現一根隱匿于草叢中的軟管,通過對軟管情況仔細進行飛檢,軟管末端有排放污水痕跡,初步認定涉嫌暗管偷排違法行為。

  日前,在山東滕州市智慧環保指揮中心,工作人員正通過企業用電智能監控系統,檢測企業是否啟用治污設備。通過這種用電采集終端,實行24小時不間斷監控,實時查看企業用電監管數據,可迅速鎖定違法污染源。

  據了解,今年6月份滕州市智慧環保指揮中心正式啟用建成運行,通過建設用電監管、視頻監控、在線監測、遙感監測等治污系統,深度融合水、大氣、土壤、污染源等各類基礎數據及監管數據,自動生成預警信息,并將日常管理中積累的各類數據、資料、檔案等要素匯總,對監管對象實施精準管控。對監管數據進行有效整合,構建模塊、分析研判,及時鎖定污染源,達到精準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目的。目前,滕州市6個國控水站、氣站,21個鎮街空氣站等多個信息已接入平臺,形成了滕州生態環保大數據,為實現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提供科學助力。

  市場規模今年將超700億

  智慧環保依托現代物聯網技術,通過對監測地區的環境信息進行感知、分析、整合,同時對環保需求進行智能反應,使決策者能夠更好地做出契合環境發展需要的各項舉措,進而實現環境保護的精細化管理。

  智慧環保產業市場潛力大。“2020年中國智慧環保行業市場規模超650億元。對比整個萬億級的環保市場而言,智慧環保市場規模較小,未來市場增長空間巨大。來自中商產業研究院的分析顯示,2021年智慧環保市場規模超700億元。

  不容忽視的是,智慧環保企業注冊量在不斷增加。智慧環保作為環保技術轉型升級的必然產物,對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國家大力支持智慧環保產業發展,資本看好智慧環保產業前景,智慧環保相關企業注冊量持續增加。據企查查數據,2016年我國智慧環保相關企業注冊量不足1000家,2020年中國智慧環保行業相關企業注冊量3192家,同比增長12.0%。2021年上半年智慧環保相關企業注冊量超1500家。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山東省智慧環保相關的企業現存1186家。近3年(2018-2020年)的企業注冊量分別是175家、295家、338家,呈現明顯增長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