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快救救我的孩子!”4月18日12:00,一對年輕的夫妻和一名老年女性哭喊著進了淄博市第六人民醫院。老年女性懷里抱著一個孩子,已經昏迷。問清情況后,燒傷整形科立即展開手術。
記者了解到,被燙傷的孩子昊昊才7個月大。4月18日10:00許,家住鄒平的昊昊跟奶奶在家,奶奶準備做午飯,就把昊昊放進了學步車里。
沒想到,悲劇發生了!昊昊活潑好動,在學步車里挪來挪去,學步車就在屋里橫沖直撞,一下子撞到了茶幾上的暖瓶,暖瓶倒了,熱水全撒在了昊昊身上……

燒傷整形科的醫生告訴記者,昊昊來醫院時已經休克了,一般來說,孩子打針都哭,可他們給昊昊打針,昊昊沒有一點反應,用手拍打昊昊的腳心,也沒有反應?!昂⒆尤頎C傷面積33%,幾乎全在背部。經過緊急輸液、吸氧、包扎等搶救,總算平穩下來,但還是處于危險期。”
據統計,淄博市第六人民醫院燒傷整形科自去年至今共收治5歲以下嬰幼兒101名,均為熱水熱飯燙傷,其中有8例是1歲以下嬰兒使用學步車到處行走而打翻暖瓶燙傷的。
“我們科已經將暖瓶和學步車列為幼兒安全的‘克星’了!”燒傷整形科的護士長說。
護士長告訴記者,學步車是很多家長給寶寶準備的學習走路的工具,減輕了看護者的部分負擔,但是學步車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和危害。寶寶的爬、站、彎腰、行走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加強身體各部位運動的協調性至關重要,每個環節都不可或缺。而坐在學步車里的孩子借助車輪毫不費力地滑行,缺乏自主鍛煉,容易患上“感覺統合失調綜合征”,表現為好動、任性、脾氣暴躁、不易與人溝通等性格缺陷,此其一。俗話說“七滾八爬周會走”,家長早早地給寶寶準備了學步車,寶寶才坐穩就坐上學步車,因個子小,腳不能完全著地,形成踮腳走路姿勢,甚至導致雙腿骨骼變彎形成羅圈腿,此其二。孩子在學步車內可以自由快速地挪動,可能會走近有火、電、熱源等危險區域而帶來傷害,此其三。
燒傷整形科的醫護人員提醒,
在看護好孩子的同時,
請盡量讓孩子遠離學步車。

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熱水燙傷的情況非常常見,如熱水瓶的爆破或被打翻,不小心將熱水潑到別人身上,孩子在廚房玩耍時被沸水燙傷等,甚至嚴重者被熱氣燙傷的情況。
發生燙傷時不要慌忙,正確的處理方式能將因燙傷引起的損失降到最低。相反,不正確的處理方式,很可能會使得原來不嚴重的情況變成相當困難的局面。
這幾天網上的一條新聞大家一定都看到了,一個幾個月大的寶寶被開水燙傷背部(11%+面積),3個多小時后入院接受治療;悲劇還沒結束,第7天上午,一名醫生給寶寶換藥時誤將寶寶小指剪斷!

在日常生活中,
如果發生了燙傷,
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

步驟/方法:
1、發生燙傷時,首先不要驚慌。如果是發生燙傷在軀體部位,不要急于脫掉貼身衣服,應立即用冷水緩慢沖洗燙傷部位,冷卻后才可小心翼翼地將貼身衣服脫去,以免撕破燙傷后形成的水泡。冷水沖洗的主要目的是緩解疼痛、減輕腫脹,盡量避免水泡的形成。一般沖洗時間控制在30分鐘左右,以疼痛感基本緩解為宜。
2、冷水處理后擦干燙傷部位,然后在燙傷部位涂上薄薄一層消腫油膏類藥物,再包扎1~2天,以防止起水泡,包扎時一定要注意透氣,以免感染。如果發生燙傷的部位在面部,則不需包扎。如果產生水泡等情況時,可以拿針筒或消毒的小刀片輕輕清除掉其內部液體。大面積燙傷的話,就應該立即送醫院進行治療了。

注意事項:
皮膚燙傷后,要注意皮膚創面的清潔和干燥。經過冷水沖洗后,燙傷部位應該避免再次接觸水等液體。2天以后,燙傷部位逐漸干燥,此時就可以考慮不再涂藥了。
一周以后就可見脫痂愈合。到時,如果發現創面不愈合,則應考慮是否因燙傷較深或有感染的情況發生了,應當及時就診治療。
燙傷后一般不用抗生素,但是如果創面此次不見好轉,紅腫發熱等情況不見緩解,則考慮是否感染的情況,此時可以考慮適當用一些抗生素。

小編的提醒僅供參考,
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
如果一旦發生意外
最有效的還是馬上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