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養老金能上漲多少?這個眾所關注的問題已經有了答案。

  近日,人社部、財政部共同印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于2017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決定從2017年1月1日起,按照平均5.5%的幅度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這意味著自2005年以來,我國已經連續13年13次調整提高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水平。而且爆三樣(ID:sdbaosanyang)打探到最新消息,本次養老金調整的時間從2017年1月1日算起,預計最快在9月底之前發放到位。


  養老金13連漲,預計今年9月底前發放到位   養老金13連漲,預計今年9月底前發放到位

  王淑梅自2013年從企業退休后有了記賬的習慣。在她的記賬單上,清楚地寫明了從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生活開支共計28750元,算下來,月平均支出2395元。

  這每月2395元的花費,包括全家6口人的生活用品開銷,以及她和老伴的服裝、交通、通訊開支等。“每月的花銷幾乎將我的退休金花了個精光,我老伴的退休金基本能存下來,留著應急用。”雖然日子過得有點緊巴,但卻實在、幸福。讓她欣喜的是,近期街頭巷尾又在議論今年養老金還將調整的消息。

  沒錯!3月29日,財政部網站公布了2017年的中央財政預算。從2017年1月1日起,按照平均5.5%的幅度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而且據人民日報消息,調整的時間從2017年1月1日算起,預計最快在9月底之前發放到位。

  爆三樣注意到,提高企業基本養老金今年并非首次。自2005年以來,我國已經連續13年13次提高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的養老金金額約為714元/月,到了2015年,養老金金額約為2200元/月,企業退休人員的總體待遇已經漲了兩倍。

  在本次退休金調整中,將堅持“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的標準,主要是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等群體予以照顧。從山東省人社廳2016年發布的標準來看,山東省的高齡退休人員需年滿70周歲。

  每年漲幅標準是咋測算出來的?

  爆三樣梳理發現,在2005年以及2008—2015年,有9年漲幅都在10%;2006年漲幅最大,達到23.7%。即便是在金融危機前的2007年,漲幅也在9.1%。

  這樣調整漲幅是按照什么標準來確定的?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透露說,養老金調整幅度的確定,需要統籌考慮保障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分享經濟發展成果和養老基金負擔能力以及與在職人員工資水平關系等多項因素后做出科學合理的決策,再反復精確測算得出具體調整幅度。通常而言,養老金上調幅度不低于物價上漲、不高于在崗職工工資增長幅度,都屬于合理區間。

  盡管養老金已經實現了13連漲,但是漲幅落差比較大,尤其是從2016年開始,調整幅度開始下降,2016年的調整幅度為6.5%左右,今年的調整幅度是5.5%左右。

  針對養老金連續多年高增長之后從2016年開始調整幅度下降,蘇海南給出了兩個原因:首先是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所致。由此導致財政收入增長速度、在職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物價漲幅以及社保基金籌資增長幅度都放緩了。其次是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所致。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快,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不斷提高,養老保險基金負擔不斷加重。“分蛋糕必須以做大蛋糕為前提;如果蛋糕做大的速度放慢了,分配的比例也要隨之下降,其中當然包括退休人員退休金的調整。”

  有資料顯示,2015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22億,平均每年凈增長800萬到1200萬老人,其中高齡老人增速尤其快。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養老金虧空日益嚴重已不可避免。2015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顯示,剔除財政補貼后,全國養老保險虧空超過3000億元,比2014年的1563億元顯著擴大。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仍比企業高出一倍

  其實,此次不僅是提高企業退休人員的工資增幅,平均5.5%的增幅標準也包括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這種調整方式并非首次,去年已經實現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同步調整。這與機關事業單位改革養老金“雙軌制”密切相關。

  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明確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宣告了養老金“雙軌制”的終結。

  此前,機關事業單位長期實行退休費主要與退休前工資掛鉤的退休制度,退休費的調整主要跟著工資調整。“并軌”后,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待遇調整不再與同職級在職職工增長工資直接掛鉤。顯然,隨著“雙軌制”的廢除,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同步調整機制已經覆蓋了全體參保人員,機制更加合理。

  但是,另一個問題依然存在。王淑梅的老伴退休前跟她在一個工廠上班,現在每月退休金2000元,兩個人加起來,有4500元左右。“這些錢在三四線城市生活還過得去。我們要求不高,對目前的退休金還比較滿意。但是,如果跟機關事業單位退休的人坐在一起議論,我們跟他們相比差距還比較大,心里多少還是有點失落。”

  爆三樣注意到,即便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實現了同步調整,但是養老金的基數沒有改變,機關事業單位的基數依然比企業高而且高出較多。據《中國經濟周刊》報道,一位不愿具名的專業人士透露:“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比企業高出一倍。即便現在執行相同的調整標準,原來存在的不合理差距仍然存在。”

  但一般而言,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退休金比企業退休金高,是有原因的。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本結構中主要是白領人員,其平均人力資本水平高于以藍領人員為主的企業,其平均退休金高一些也是正常的。但是,“比企業平均退休金明顯高出一大截,甚至高出了一倍左右,對此老百姓反應很強烈,大家都覺得落差太大。”上述人士表示。

  如何縮小差距?蘇海南開出了藥方:“企業的增幅可以安排得稍微高一點,機關事業單位的增幅可以安排得稍微低一點,比如企業是5.8%,機關事業單位是4.8%;或者企業是6%機關事業單位是5%,匯總起來平均仍是5.5%。這樣調整企業退休職工滿意,機關事業單位的也不吃虧。”

  來源:爆三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