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1月16日消息,山東聊城。
山東省聊城市蔣官屯辦事處賀海村11歲的衣善輝就讀于當地一所小學五年級,寒假來臨,他卻不能向其他孩子那樣盡情“撒歡”,每一天對于他來說都是忙碌的。清晨七點左右便起床做飯,之后照顧父親穿衣洗漱,早飯過后要將家里的家務收拾的干干凈凈。下午的時間父親輔助他完成寒假作業,晚上為父親煎好藥后,幫助他上床躺下,每晚都要在十點以后入睡。從他上學開始每一個寒假都是這樣過來的,但衣善輝的寒假并不孤獨,一只叫“大黃”的狗是他最好的朋友。村子前的蘆葦地是他和“大黃”假期最常去的地方,敲打蘆葦,讓葦葉迎風飄散,有時能愉快的玩一上午。
衣善輝本來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2009年,衣善輝的父親衣恒云不幸患上雙關節股骨頭壞死癥, 母親忍不住家庭沉重經濟負擔和勞累離他而去。從此,6歲的衣善輝用小小肩膀便扛起做飯洗衣、下地干農活、照顧殘疾的父親的家庭重任,“吃奶的孩子”成了家里“頂梁柱”。
衣善輝的成長經歷是不幸的,但渾身卻散發著堅強樂觀的氣質,在他的印象中好像沒穿過新衣,身上衣物都是志愿者與鄰居捐贈的。他說:“他最想擁有的就是一雙穿上特別舒服的新鞋”。我們不知他經歷了怎樣童年,只希望這個就堅強的男孩能夠在社會的關愛下更好地成長。(視覺中國拍攝 來源: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