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正在研究第三代雜交水稻
在今天下午舉行的超級雜交稻高產攻關重大進展新聞發布會上,袁隆平院士透露,正在研究的第三代雜交水稻,兼容了第一代和第二代雜交水稻的優點、克服了它們的缺點,能夠實現制種安全、配組自由,培養出更高產、更優質、抗性更好的超級雜交稻。
袁隆平說,中國第一代雜交水稻是“三系法雜交水稻”。該法程序復雜,制種環節多、成本高,選到優良組合的幾率較低,也難以解決雜交水稻高產與優質間的矛盾。中國第二代雜交水稻是“兩系法雜交水稻”。該法種子生產程序簡單,配組自由,稻種資源利用率高,但母本育性受溫度等環境條件控制,制種存在風險,目前超過一半的育種是采用“兩系法”。
袁隆平介紹,中國第三代雜交水稻是利用工程不育系作為遺傳工具,兼有“三系法”育性穩定和“兩系法”配組自由等優點,最大的特點是母本不受環境影響,制種安全,配組自由。
他說,科技無止境,下一步的目標就是研究出第三代雜交水稻,培養更高產、更優質、更高抗性的超級雜交稻。(華聲在線 記者 胡宇芬 通訊員 張玉燭)
中國人完全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
“我們的超級雜交稻‘超優千號’創造了一季稻、雙季稻、一季加再生稻產量的世界性紀錄,這是中國人的驕傲。”出席發布會的袁隆平表示,這些成績的取得表明,中國人完全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并幫助其他一些國家解決了糧食短缺問題,對保障世界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