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上午,日照市莒縣龍山鎮張家莊村村民王翠蘭給腦癱的女兒嚼了一塊餅干后嘴對嘴喂下,然后又用奶瓶喂了一點水,這樣的生活她已經重復了35年。女兒張永路在9個月的時候由于腦炎造成腦癱,從此便再也沒站起來,王翠蘭夫婦便不離不棄地照顧女兒35年。“當我們不在的時候誰能繼續照顧她?”老兩口在談話中更多的是對女兒未來的擔心。
腦炎導致腦癱
一躺就是35年
24日上午10點,記者來到莒縣龍山鎮張家莊村,當天氣溫較前一天有所回升,和煦的陽光灑在地面上,街頭巷尾隨時可見曬太陽的老人。王翠蘭家居住在村西邊,屬于老村區,都是些老房子。
王翠蘭家是一個不大的四合院,這套房子當初是給兒子結婚用的,后來有的房子坍塌,兒子搬出去了,他們老兩口就在去年搬到了這里。院子里亂七八糟堆了一些物品,正中間放著剛縫制的棉襖,院子南邊養了十多只雞。
一家三口居住在最東邊的一間稍好一些的屋子里,一個土炕占據了房間的一半,桌子上放了一些吃食和藥,唯一的電器是一臺十四英寸的電視機。女兒張永路躺在炕上不斷磨著牙,吱吱的響聲回蕩在屋里,對陌生人來說有些“瘆人”。
張永路1981年出生,今年雖已是35歲,但身高只有一米多點,體重僅二三十斤,整個臉白得嚇人,萎縮的胳膊和腿只有嬰兒的四肢粗細。雖然她身體還能動,但整個人近乎無意識狀態,與植物人無太大差異。
王翠蘭說,孩子9個月大的時候突然得了腦炎,跑了多個醫院后也沒治好,此后便留下了腦癱后遺癥,再也沒站起來。這些年來,王翠蘭和張守余夫婦便不離不棄地守護著這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變著花樣弄飯
女兒活在她嘴下
每頓飯王翠蘭都要嚼碎后嘴對嘴喂女兒,為讓女兒營養更均衡些,王翠蘭變著花樣給女兒弄些吃食,餅干、豆奶粉、香蕉等,這些東西老兩口都舍不得吃,全都留給女兒,喝水就像喂嬰兒般只能用奶瓶。
除了喂飯以外,老兩口還要不定時地給女兒翻身,擦拭身體。女兒雖然躺了三十多年,但身上沒有一個褥瘡,也沒有任何異味。
女兒在當時治病的時候還留下了癲癇后遺癥,會不時發作,多的時候一天發作好幾次。“昨天晚上發作了三四次。”王翠蘭說,每當發作的時候女兒的叫聲都非常大,而且胳膊和腿會緊緊地盤在一起。十幾年前的一天,女兒發病時兩條腿盤在一起太緊,大腿都折斷了,后來去醫院做的手術,現在鋼釘還在腿里不敢拆。
雖然女兒并不能表達自己的思想,但女兒的每個細小動作所表達的意思王翠蘭都能感受到。“平時喜歡吃肉,不喜歡吃的東西她不往下咽,發燒感冒的時候也不愿意吃飯。”王翠蘭說,家里隨時備了一些感冒藥,女兒感冒比較多。
前幾年女兒的身體還要好一些,他們會在中午抱著她去院子里曬曬太陽,可這幾年孩子骨頭越來越脆弱了,現在根本不敢用力,就一直躺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