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R1線、R3線陸續動工,每個工程節點的進展和突破都預示著濟南人的地鐵夢又前進了一步。8月31日,記者現場探訪R1線,最早開始地下作業的首臺盾構機已前進了184米,地鐵隧道模樣初現;高架段最南端試驗段U型梁軌道已鋪設了1.4公里,高空俯瞰如同一條銀色長龍盤亙于綠樹碧水之間。
R1線未來有多快?這一問題也有了答案:全程平均時速達45公里,最快時可達100公里!按照這個速度,全線起終點(演馬莊西站至池東站)乘車時間僅需半小時,比自駕能省時一半,充分體現了市域“快線”的特點。
探訪R1線“地上高架”>>完工近三分之一,前大彥站春節前顯真容
沿著劉長山路往西南方向行駛,一直到長清園博園附近,一路都能看到藍色圍擋內正在進行梁體架設等施工工作。據了解,R1線高架段有7個站點,目前整體施工已完成30%。其中,最早動工的試驗段也就是一標段,整體已完成約60%的土建工作,U型梁累計架設完成94片,算下來長度約1.4公里,已初具規模。目前,高架二標段還沒有進行U型梁的鋪設。
R1試驗段位于整條線路的最南端,包括池東站,前大彥站,園博園站。其中,作為南起的第二個車站,位于海棠路與芙蓉路交叉口以南的前大彥站是建設進度最快的站點。前大彥站為標準車站,將建設成雙柱島式魚腹車站,地上一層為變電所,地上二層為站廳層,地上三層為站臺板下層,地上四層為站臺層,地下一層為電纜夾層和消防泵房。中建八局的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該站地下一層已澆筑完畢,地上一層也搭建完成,“地面層墩柱共計28個,已經施工完畢,預計春節前就能看到地鐵站的樣子了”。
和其余6個位于馬路中間的車站不同,池東站位于道路的一側,建設為路側地面三層島式車站,首層布置變電所和部分設備用房,南側設消防通道,二層為站廳層和主要設備管理房區,三層為站臺層。車站主體總長度為127.8米,總寬度為20米-25米,高度20.3米。
探秘R1線“地下世界”>>呈“L”形走向,首臺神器挖出184米隧道
R1線地下區間大致呈“L”形走向,首先由王府莊站西側的入地點開始向東掘進,在劉長山路西延長線與黨楊路交界處附近,線路變為由南向北,沿黨楊路、齊魯大道向北直至青島路與齊魯大道交界口北側的演馬莊西站,共涵蓋了4處地下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