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年-2020年)公示后,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比起上一版1996年-2010年的總體規劃,濟南在城市規模、人口、空間布局等各方面都將發生明顯的變化。8月29日,山東省、濟南市相關的城市規劃專家對此輪總規做了詳細解讀。

中心城的南邊界
并不等同于南控線
在此次城市總體規劃中,濟南中心城劃為“一城兩區”,也就是主城區、西部城區和東部城區,以經十路城市發展軸向東西兩翼拓展。主城區與西部城區、東部城區之間以生態綠地相隔離。
“這樣的空間布局跟上一版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濟南市政協常委、濟南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邵莉說,上一版中心城區“一城四團”東西帶狀組團式布局,由主城區和王舍人、賢文、黨家、大金四個外圍組團組成,主城區與組團組成,主城區與組團之間以綠色空間相隔離。
邵莉說,兩版對比來看,北邊界沒變,南部有所擴展,主要是東、西部的擴展,向東擴展了東繞城高速以東至市區邊界,向西擴展了長清城區。
中心城南部有所擴展,這跟城市“南控”戰略是否有沖突?對此,邵莉說,中心城的南邊界并不等同于南控線。這次中心城規劃范圍比上一版有所增加,這個規劃范圍1022平方公里是中心城一個“閉合的圈”,除了可開發建設用地之外還包括基本農田、山體、村莊等。但是中心城建設用地跟這個規劃范圍是兩個概念,在這個閉合圈里可開發的面積也就是410平方公里。
“中心城南部有所擴展,指的是規劃范圍的擴展,并不是建設開發用地。”邵莉說,目前濟南正在做“四線劃定”相關規劃,四線包括山體、水、重點滲透帶、直接補給區等資源的保護,這些明確后,濟南的南控線也將得到明確。
齊魯晚報記者了解到,濟南的城市規模也發生變化,本版中心城430萬人口的規模比上一版220萬人多出了210萬人,410平方公里的建設用地也比上一輪多出了205平方公里。
對非建設空間資源
實施全覆蓋管控

我們要保護好南部山區的青山綠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周青先 攝
此輪城市總體規劃跟上一版相比,不僅重視城市建設空間,還對非建設空間資源實施了全覆蓋的管控。邵莉說,通過基本農田保護區、一般農田用地區、自然保護區和風景旅游區、山林綠化區、重點生態保護防治區、城市生態隔離區6類空間管制要素,劃定了禁止建設區、限制建設區、適宜建設區,保障城鄉建設與生態環境、資源保護與利用的統籌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