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臨沂又發生第四起電信詐騙 專家直言銀行“假賬戶”是隱匿元兇

  李超

  “二哥,我是王某某,這是我現在使用的新號碼(15133172274),敬請更改,望你惠存。(原號碼已暫停使用,有事請撥此號碼)”,8月24日17:52分,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湯頭鎮的王建(化名)收到了在河北石家莊做生意的“表弟”更換手機號碼的短信,號碼顯示歸屬地為河北石家莊。

  令王建沒有想到的是,就是因為這一條短信令他損失了5萬元。

  這是一周(8月19日至8月25日)內發生在臨沂市的第四起電信詐騙案,山東省政協委員、青島市民革秘書長王夕源直言,信息社會個人信息泄漏在所難免,而虛擬電話也只是一個手段而已,最根本的是“假賬戶”的存在讓騙子多了一層保護。去除“假賬戶”才是杜絕電信詐騙的關鍵,沒有了假賬戶誰愿意用自己的賬戶去詐騙?

  被“表弟”詐騙5萬

  據王建介紹,騙子掌握了他和表弟的情況后,主動、準確地說出了他的很多信息是導致他上當的主要原因。換而言之,王建和表弟的信息泄露了。

  “知道我是他二哥,知道我在做生意,知道我的農業銀行卡號,而且我表弟的確在石家莊做生意,換一個石家莊的號也在情理之中,現在更換手機號一般都是短信通知,所以我也沒多想”,王建告訴界面新聞,更重要的是,嫌疑人很會把握人的心理,在24日發完更換手機號的短信后,王某某并沒有立即向王建提出借錢的事,這讓王建放松了警惕。

  廣告

  “最近生意怎么樣,二哥?”在發完更換手機號短信的8月25日上午11:22分,“表弟”發短信問王建。

  寒暄完之后,“表弟”告訴王建“有朋友向我借5萬塊錢,但是怕將來不好要,所以先把錢轉給你,然后再以你的名義專給對方,這樣到我用的時候好有理由要回。”

  王建在囑咐“表弟”“你這個朋友要了解透”,之后便答應了。因為王建最近手頭也緊,于是向“表弟”提出借1萬塊錢的要求。“表弟”也答應了王建。

  “表弟”主動提出把錢轉到王建的農業銀行卡上,并準確說出了王建的農業銀行卡卡號,而恰巧在2個月之前王建曾經給表弟發過此賬號,所以這更加讓王建信以為真。

  期間王建曾給“表弟”的新手機號打電話,但是被拒絕接聽,理由是正在談事,短信聯系即可。但是這并沒有引起王建的絲毫懷疑。“他準確的說出了我的很多信息”,王建表示。

  12:34分“表弟”給王建發短信說已經往王建的農行卡里轉了6萬,其中1萬王建自己留下使用,其余5萬給“表弟”的朋友,并表示把匯款單以彩信的形式發給王建。

  13:21分,王建還沒有收到“表弟”轉來的6萬塊錢和“匯款單”,于是王建開始詢問“表弟”我還沒有收到到款通知。

  13:33分,王建收到“表弟”發來的“轉賬成功”的彩信。但是王建還是沒有收到銀行卡到賬提醒。而“表弟”給出了看上去合理的解釋——跨行轉賬需要3到5個小時。而“表弟”用的是建行卡轉賬的,從建行到農行所以慢些。

  而此時,“表弟催促說,朋友著急用錢,希望表哥能先把錢轉給朋友”。

  在確定了上述信息后,王建覺得應該沒問題,于是委托朋友在15:09分,給“表弟”的朋友劉衍福的農行卡號6228480435812835773轉入5萬元。

  在此期間,王建一直沒有懷疑過其中有什么問題。

  一直到8月26日早晨王建還是沒有等到“表弟”轉賬的6萬元,此時王建才發現自己被騙了。在給表弟通話后果然證實了王建的猜想,表弟并沒有更換手機號也沒有提出轉借給朋友錢的事。

  “我根本沒有懷疑,因為他太清楚我和表弟的情況了,當天晚上我睡得還很踏實呢,直到第二天錢還沒來我才知道上當”,王建懊惱地告訴界面新聞。

  26日早晨王建來到臨沂市河東區湯頭鎮派出所報案,將自己上當受騙的經歷向民警反映。

  四起電信詐騙案僅徐玉玉案告破

  王建已經是8月19日以來臨沂市第四起被電信詐騙成功的案例,也是湯頭鎮第二起被詐騙成功的例子。

  另外三例分別是:

  8月18日,臨沂市臨沭縣大學生宋振寧被詐騙,導致心臟驟停致死;

  8月19日,臨沂羅莊區女孩徐玉玉因被電話詐騙9900元學費郁郁而亡,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警方于8月26破案;

  巧合的是第三起被騙的主人公“小芹”與王建同在河東區湯頭鎮,也都是在湯頭派出所報的案。小芹是8月19日因信息泄露被騙子以電話方式騙取6800元學費。

  8月29日,湯頭鎮派出所告訴界面新聞,“小芹和王建遭遇電信詐騙的兩個案子已經移交到河東公安分局”,而河東區公安局刑警大隊辦公室工作人員又讓記者去問河東區刑警三中隊,三中隊的劉指導員則以不方便告知為由,婉拒了采訪。

  臨沂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官微發布的最新消息仍然停留在8月26日,微博稱:臨沭宋振寧被騙案偵破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已鎖定2名犯罪嫌疑人,抓捕及相關工作正在進行中。截止界面新聞發稿時,尚未有該案的最新進展傳來。

  政協委員:電信詐騙得以實現關鍵是“假賬戶”的存在

  “在信息社會個人信息的泄露是不可避免的,‘堵住信息漏洞’就是一句空話。虛擬電話不是金融詐騙的充分條件。這里,只有銀行轉賬才是電信詐騙得逞的必經手段。因此,銀行假賬戶就是電信詐騙得以實施的隱匿元兇。”山東省政協委員、青島市民革秘書長王夕源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直言,要杜絕電信詐騙就必須把“假”的銀行賬戶消滅。

  所謂的“假”賬戶就是用虛假身份開的銀行卡賬戶。當警察在辦案時找到當事人后,當事人并沒有辦理詐騙的銀行卡,而騙子卻躲在暗地里洋洋得意。

  據統計,全國公安收繳的2萬多張涉案銀行卡,全是用虛假身份開設的。央行也出臺了《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開展全國存量個人人民幣銀行存款賬戶相關身份信息真實性核實工作的指導意見》,旨在督促各行2013年底前清理虛假賬,完成賬戶核實工作。

  王夕源認為,但時至今日,顯然仍有無法核實的虛假帳戶存在。不法分子正是借助這些虛假賬戶的多次轉款,并采取異地甚至境外取款的辦法來逃避追查,致使被騙贓款難凍結、難查詢、難追繳,多成“無頭案”。據統計,各地公安接案后能及時凍結、防止轉移的資金,尚不足被騙金額的10%。

  為此王夕源建議,要嚴格按央行已經出臺的銀行賬戶身份信息真實性核實工作指導意見的要求,加快落實銀行賬戶真實性核實工作。明確銀行對借用假賬戶實施的金融詐騙應承擔的法定責任。未來,只要通過虛假賬戶實施的金融詐騙,涉事銀行除了要對被盜資金負有追查和“買單”責任外,相關責任人也要分擔開設虛假賬戶造成的損失。

  王夕源認為,非實名制虛擬號碼毋庸置疑會給警方破案帶來不小的麻煩,這也是社會呼吁取締非實名制虛擬號段的理所當然。但我們必須清楚,只有消滅了虛假賬戶的“接生婆”,電信詐騙的“逆子”才能斷子絕孫。否則,花樣翻新“與時俱進”的電信詐騙方式或手段,仍將防不勝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