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種糧面積減少補貼卻不變

  山東曹縣:檢察官從一句不經意話中挖出村干部貪污案

  因嫌工資太低,6名村干部利用職務便利,在協助政府統計、核實、上報本村糧食種植面積時,“借用”親友的名字虛報糧食種植面積,騙取國家種糧補貼款,作為“工資補貼”用于個人消費。

  經山東省曹縣檢察院提起公訴,該縣法院近日以貪污罪分別判處被告人牛月華有期徒刑一年零三個月,并處罰金13萬元;判處被告人邵鳳連有期徒刑一年零二個月,并處罰金12萬元;判處被告人孔德常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零六個月,并處罰金10萬元;判處被告人孔德學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零六個月,并處罰金10萬元。

  虛報面積騙取種糧補貼款

  曹縣蘇集鎮尚洼村是個普通的村子,近年來因種植蘆筍,不少人富了起來。越來越多的村民脫貧致富本是好事,卻讓有些干部眼紅了,怎么辦?他們想到了通過自己手中權力發財致富。

  經過預謀,該村黨支部書記牛月華、村委會委員兼會計邵鳳連、村委會委員孔德常、孔德學、張建華、孔德倉,在2008年至2014年間,利用協助蘇集鎮政府統計、核實、上報本村糧食種植面積職務上的便利,虛報糧食種植面積,騙取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款共計86162元。其中牛月華得款49146元,邵鳳連得款18960元,孔德常得款6060元,孔德學得款6060元,張建華得款3177元(已移交紀委處理),孔德倉得款2758元(已移交紀委處理)。

  為防止事情敗露,他們還將虛報的糧食種植面積,“分散”在眾親友名下。由于糧食補貼發放情況不公開,大部分親友也不了解內情。村干部私下里通過工作關系或者個人關系,將這些親友的身份證“借”到手后,辦理糧食補貼卡“集中”在自己手里。事情做得不易引起上級部門注意,也不易被群眾察覺。他們也就安心享用起這份特殊的“工資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