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證難讓案件陷入僵局

  牛月華到案后,雖對貪污的事實做了部分供述,但他辯稱,套取資金是為了幫助村民代繳水費、因公招待、歸還村集體欠款、為行政村修補橋洞,得款并非己用。其余幾個嫌疑人稱,他們只是聽從村黨支部書記的安排,套取國家資金并非本意。

  為查清案件事實,辦案檢察官決定從外圍入手,希望能打開突破口。然而,部分村民不了解檢察機關打擊腐敗的初衷,不愿意配合查案,有些村民怕得罪人,不敢配合。幾戶外出務工的村民,無法取得聯系,即便是能夠聯系到,也大多以不愿“多管閑事”為由,拒絕配合調查。

  為盡快打開僵局,辦案檢察官想通過逐一比對2008年至2015年《蘇集鎮尚洼村種糧補貼發放花名單》,希望通過數據發現問題。經比對,發現有價值的信息寥寥無幾,案件陷入僵局。

  嫌疑人親友成破局關鍵

  面對困境辦案檢察官沒有退縮。經研究,辦案檢察官決定從嫌疑人親友入手擴大偵查范圍。功夫不負有心人,檢察官發現嫌疑人的很多家庭成員、親友身上都有領取糧食補貼的信息。經偵查,除嫌疑人少數家庭成員外,大部分親友不知道自己“被領”糧食補貼款的事情。

  與此同時,辦案檢察官向村民講述了腐敗問題的嚴重社會危害,并承諾會采取保密措施,依法保護證人的合法權益,從而打消了村民心中顧慮。于是,越來越多的村民站了出來,配合偵查工作。

  經過大量的外圍工作,辦案檢察官最終掌握了牛月華等人貪污的證據。在證據面前,嫌疑人終于交代了犯罪的全過程。

  辦案檢察官表示,近年來尚洼村種植蘆筍面積逐年增加,蘆筍屬于經濟作物不享受種糧補貼,但是該村的糧食補貼并沒有變動,如此蹊蹺的事都沒有引起相關部門和上級政府的注意。此案反映出了相關部門的監管缺失,也暴露了地方政府在基層治理中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