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瓜達爾港是2002年由中國提供資金和技術援建的。臨沂商城管委會有關人員受邀參加這個交接儀式時,看到巴基斯坦軍艦正在此補給,但噸位不大,泊位只有3個。
除此之外,這里什么都沒有,一片荒地,人也很少。
“但在巴基斯坦人眼里,中國人是魔法師,可以花三五十年,把瓜達爾港建成巴基斯坦的深圳。” 一位到過瓜達爾港的人士對齊魯晚報記者說。
瓜達爾所在的俾路支省是巴基斯坦西南部最大的一個省,這個小漁村人口不足9萬,但卻處在波斯灣咽喉附近,距離全球石油供應主要通道霍爾木茲海峽只有400公里,緊扼從非洲、歐洲經紅海、霍爾木茲海峽、波斯灣通往東亞、太平洋地區數條海上重要航線的咽喉。

在“一帶一路”布局上,未來中巴政府要把瓜達爾港打造成一個自由港,成為一個區域性的、國際化的商貿物流中心。一旦瓜達爾港自由區建成后,它將成為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亞內陸國家最近的出海口,擔負起這些國家連接斯里蘭卡、孟加拉、阿曼、阿聯酋、伊朗和伊拉克等國甚至與中國新疆等西部省份的海運任務,成為地區轉載、倉儲、運輸的海上中轉站。
而瓜達爾港在能源通道上的價值對中國意義非凡。目前,中國60%的能源補給來自中東,80%的石油進口經過馬六甲海峽,而通過瓜達爾港走陸路運輸比走馬六甲海峽最多縮短85%的距離。
“前景很好,但得有足夠的膽子去干。”臨沂商城管委會有關人士說,放到企業身上,放到民間資本上,沒有一家企業有膽量到瓜達爾港投資的,必須政府牽頭。
現實正是這樣,中海港控接待的招商對象到了瓜達爾港考察后,見到現狀后,就再不露面了。